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評論員梁瑜認為,如果地球變得水深火熱,沒有人是安全的。當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日益顯現,全球行動緊迫性持續上升,各國應盡量擺脫對抗思維的影響,攜手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近段時間,從《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到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六次峰會,再到備受矚目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氣候變化”一詞頻頻出現。行動起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正成為各國的熱切期盼。
當前的氣候危機有多嚴重?全球范圍內,歐洲高溫、北美熱浪、喀麥隆首次“降雪”、格陵蘭島最高點首次降雨……過去用“百年一遇”描述的極端氣象事件,正變得越來越常見,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再看我國,今年以來,南方遭遇旱情、北方卻多地洪澇……種種極端天氣“不按套路出牌”,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挑戰。
為什么極端天氣越來越常見?因為全球氣候變暖。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2011年至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極端天氣頻現,表面看是大氣環流異常,實則是氣候變暖導致氣候系統不穩定,而更深層的原因是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人類進入工業文明以來,大量消費化石能源,致使二氧化碳累積排放,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顯著增加,加劇了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全球氣候變化。因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減緩未來氣候變暖的治本之策。
減排迫在眉睫,但利益訴求不同,治理意愿也不相同,讓各國都行動起來,并不容易。比如,早在2009年,發達國家便承諾在2020年之前,每年從各種渠道聯合調動1000億美元,以解決發展中國家迫切的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需求,但承諾至今仍未完成。近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2021排放差距報告:熱火朝天》尖銳地指出,以現在各國的減排情況,預計本世紀末全球升溫2.7℃,遠高于《巴黎協定》此前預計的1.5℃,這將導致災難性的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關乎人民福祉和人類未來,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近年來克服自身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困難,將應對氣候變化擺在了國家治理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各地各部門正緊鑼密鼓,奮力打好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比如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抓緊編制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等等。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相比2015年下降18.8%,超額完成“十三五”約束性目標;相比2005年下降48.4%,超額完成向國際社會承諾的下降40%-45%的目標。
如果地球變得水深火熱,沒有人是安全的。世界各國的人們可能種族膚色、文化背景、價值觀不同,但面對的風險挑戰是相同的,面對災難時的渺小無力也是類似的。在氣候變化挑戰面前,各國應該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根據國情和能力,最大程度強化行動。特別是發達國家,不僅自己要做得更多,還要為發展中國家做得更好提供支持。
中國古人講,“以實則治”。當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日益顯現,全球行動緊迫性持續上升,各國應盡量擺脫對抗思維的影響,攜手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梁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應對極端天氣
齊心協力應對氣候變化
相關內容
- 當日拘留15人,達成執行和解400余萬元 天門法院“谷雨掃賴”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導演多納斯馬爾克大師班發表演講:“中國是世界電影的未來”-世界時訊 a>
- 環球看熱訊:16位航天員簽名墻亮相中國科技館 a>
- 中關村論壇將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論壇 a>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