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北京10月20日訊 (記者 吉蕾蕾)10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今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會上,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目前,秋糧收獲已近八成,秋糧增產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將再創歷史新高,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今年以來,糧食和農業生產喜獲豐收。夏糧量質并增,產量2916億斤、增加59.3億斤。其中,優質專用小麥面積占37.3%,提高1.5個百分點。早稻實現增產,產量560億斤、增加14.5億斤,連續兩年增產。“這為開新局、應變局、穩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曾衍德說。
近期北方降雨頻繁,對秋收秋種也帶來了一定影響。
“連陰雨對秋糧產量影響總體有限,主要影響的是秋種?!睋r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盡管近期河南、山西、陜西遭遇暴雨,局部災情嚴重,但總的來看,全國農業受災程度輕于常年。但由于土壤普遍偏濕,騰茬整地困難,冬小麥播種受到一定阻礙。
截至10月19日,全國冬小麥播種進度26%,比常年慢了27個百分點,特別是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陜西大部播種比常年晚了15天以上。今年晚播麥比例大,晚播麥冬前積溫就不足,將導致冬前分蘗減少、個體偏弱、群體偏小,不利于培育冬前壯苗。不過專家表示,小麥生育期長,達230天,回旋余地大,只要冬前能播下去,開春后管理措施跟得上,奪取豐收還是有希望的。
潘文博表示,針對秋雨對秋收秋種帶來的不利影響和嚴峻挑戰,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堅持問題導向,采取超常規措施,迎難而上、精準指導,重點抓三件事:一是抓好秋收掃尾,確保顆粒歸倉;二是抓好秋播秋種,力爭冬小麥面積不下降或少下降;三是抓好冬前和早春的麥田管理,為明年夏糧豐收夯實基礎。
總的來看,今年糧食再獲豐收,“菜籃子”產品量足價穩,農業綠色轉型加快推進,鄉村富民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內需潛力持續釋放,為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也要看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還受農資價格高位運行、國際農產品市場波動等影響,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
曾衍德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盯目標,加大力度,狠抓落實,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不折不扣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相關內容
- 當日拘留15人,達成執行和解400余萬元 天門法院“谷雨掃賴”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導演多納斯馬爾克大師班發表演講:“中國是世界電影的未來”-世界時訊 a>
- 環球看熱訊:16位航天員簽名墻亮相中國科技館 a>
- 中關村論壇將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論壇 a>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