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母親河畔的中國】盡顯生態文化之美,鄭州這樣打理“后花園”
發布日期: 2021-10-19 19:47:20 來源: 中國經濟網

鄭州黃河灘地公園南裹頭觀景點(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內刻著“黃河”二字的碑石(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黃河沿岸,處處好風光。鄭州地處中華腹地,黃河“懸河”起頭處、黃河南岸大堤零公里起始處都在這里,黃河鄭州段素有“懸河頭,華北軸”之稱。深秋時節,走進鄭州黃河灘地公園,煙波浩渺,風景秀麗,觀景、看河、漫步林間小道,好不愜意。而在幾年前,這里還是私搭亂建、垃圾遍地的破敗景象。

黃河灘地公園建設發展局局長趙紅勛介紹,之前這里有很多漁船、燒烤攤、小作坊,環境臟亂差。為還百姓一個干凈、靜謐的黃河灘區,經過當地政府多年的治理與修復,這里的生態環境有了明顯好轉。“生態環境好不好,鳥的翅膀說了算。現在隨便轉一轉,就至少能發現20多種鳥類在這里棲息,最多的是斑鳩、喜鵲。我們還發現了一些小型的食肉動物,這表明當地的生物鏈正在逐步恢復。”趙紅勛說。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鄭州黃河灘地公園的建設,以打造黃河鄭州段生態保護核心示范區為目的,旨在突出黃河灘地的原真性與自然性特色,通過修復生態、構建慢行交通系統等,為市民打造一個干凈、美麗的城市后花園。目前,規劃的慢行系統27條道路共計66公里已基本建成,南裹頭觀景點、海事觀景點、惠武浮橋觀景點三個節點也已基本建成。趙紅勛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加大同高端智庫的聯系與合作,探討研究黃河灘地公園及所在區域進一步發展的方向和途徑。

實際上,黃河對于河南的饋贈,不僅有雄奇壯美的自然風光,還有厚厚的文化積淀。走進鄭州黃河文化公園,處處都能感受到黃河文化的氣息。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位于鄭州市西北20公里處,南依巍巍岳山,北臨滔滔黃河,目前已開放面積20多平方公里,主要展現“三黃”文化,即黃河、黃土和炎黃文化。在臨河廣場,刻著“黃河”二字的碑石矗立岸邊。向上游遠眺,可看到山地與平原在此分野的桃花峪;向下游觀望,能目及鄭焦城際鐵路黃河大橋和“萬里黃河第一橋”遺址。

目前,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已發展成融觀光旅游、科普教育、尋根問祖、弘揚華夏文明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每年接待海內外游客80余萬人次。大河奔流,生態之美與厚重文化交相輝映,古老的黃河流過漫漫歲月,不斷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

關鍵詞: 后花園 之美 打理 這樣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