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這是江蘇太倉的城市新名片。隨著滬蘇通鐵路的開通,太倉到上海的通勤時間縮短為30分鐘左右。不久前,滬蘇通鐵路二期初步設計又獲批,正線設太倉、徐行、寶山、外高橋、上海東、四團等6座車站,滬太同城化已成現實。
“錦繡江南金太倉”,明清時期,婁水之東的太倉便是“市井民稠,舟舶交錯”的天下要津。經濟富足帶來文化繁榮,婁東詩派、婁東畫派、婁東印派、婁東琴派、婁東園林等以“婁東”冠名的藝術流派,以其精致溫婉、清麗含蓄的風格綿延千年,成為太倉的地域文化識別元素。
眼下,太倉正充分發揮臨滬優勢,瞄準潛力巨大的都市市場,做大做強“菜籃子”“米袋子”和“果盤子”,各具特色的鄉村風貌和生態佳境,讓太倉成為長三角生態休閑觀光農業旅游重要目的地。
滿滿鄉韻
國慶假期,太倉市城廂鎮農民豐收節暨電站村“60年回眸”旅游文化節舉辦。城廂鎮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在太倉別具特色,電站村更是一塊閃亮招牌。新毛芋艿是電站村秋季的當紅大明星,于2014年成功注冊太倉市首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商標,又于2021年成功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太倉人深知,城里人對吃講究,不但要求原汁原味,更是追求生態環保。若要成功打造“上海下一站”,必須滿足都市游客的味蕾。
芋頭燒毛豆、蘇式糖芋頭、芋艿老鴨湯、芋艿蒸排骨、紅燒芋頭、蔥油芋艿、芋絲餅等,都是蘇南常見菜式。“只要腦洞大,芋艿有千百種做法!”太倉市城廂鎮電站村在公眾號“走進電站”里賣力為自己吆喝,新毛芋艿有了專屬IP。
從播前準備、肥水管理到最后采收與留種,電站村的新毛芋艿有明確技術規范,保障了芋艿的品質特色和質量安全。
電站村黨委書記王義平說,從2006年底開始,電站村豎起“電站村生態園”牌子,確立了“發展現代農業”“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方向,依托科技、營銷、品牌、農業旅游的支撐,引進新品種,改良土壤,栽培種植,不斷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
除了芋艿榮獲國家地理標志,獲得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稱號的電站村,翠冠梨聞名全國,夏黑葡萄連續5年獲得“南方杯”葡萄評比金獎……有9個農產品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證書。
“搶抓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機遇,突出農文旅融合發展,我們村大力發展特色林果采摘、休閑觀光農業等鄉村經濟。”王義平說,村里承辦太倉市“夜太美”夜間經濟品牌發布暨第四屆太倉鄉村旅游節等活動,把林果生態園打造成了具有生態、休閑、觀光、旅游等綜合功能的“農家樂園”,電站村也因此躋身“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蘇州十大美麗鄉村”“蘇州十大生態旅游鄉村”,去年接待游客逾28萬人次。
水車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的灌溉工具。河水沖來,借著水勢的輻條緩緩轉動,產生滴滴答答的流水聲,讓浮躁的心情立即平和了許多。電站村的水車也給孩子帶來無限的歡樂,孩童們攀到水車上,一邊嚷著一邊快速地踩動水車,清澈的河水時不時濺到他們的腳上、身上……
除了農耕水車外,電站村還有開心農場、生態養殖園、國防健身園等,一家老小都能在此體驗到農耕野趣。小橋,流水,人家,如詩如畫的場景讓人暫時將大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拋在一邊。
濃濃鄉情
依托稻田萬頃,太倉市城廂鎮北部的東林村開發了重要農旅項目——味稻公園,不但建成了道路、驛站、小公園,還將完善旅游拓展區、親子教育拓展區。
在東林合作農場,路中的紅黃藍分道線像彩虹一樣伸向遠方,村民將這些干道稱為彩虹路。總長逾5公里的彩虹路,串起了農場中的各個項目以及景點、景觀橋和驛站。
2012年,東林村建起一個生態羊場,開始了綠色循環農業探索。東林村黨委書記蘇齊芳說,東林村通過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秸稈飼料化、肉羊養殖生態化、養殖廢棄物肥料化的途徑,打造出“一根草、一頭羊、一袋肥、一粒米”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以循環農業產業為核心的味稻公園也獲評江蘇省主題創意農園。
緊鄰東林村的萬豐村也位于太倉市規劃的3萬畝水稻核心區域內,目前全村基本農田5000多畝,與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農科院等高校及科研單位深度合作,生產出的大米品種“南粳”系列,就連最挑剔的食客也贊嘆不已。萬豐村黨委書記費杰說,與東林村接壤的1500畝農田,目前正與東林村合作,培育富硒大米。
萬豐村村民張丙興今年68歲,與老伴經營一家民宿。老張說,自從女兒幫他把民宿信息發布到第三方銷售平臺后,他再也沒有為客源發過愁。為了支持民宿發展,村里做了許多基礎配套,不久前,專門為老張家的民宿騰出了10多個車位。
老張的介瀾民宿是美式田園裝修風格,從二樓落地窗看出去,水稻長勢喜人,月季爛漫嬌艷……白鷺從田間飛過,在碧空藍天留下起落的靚影。
“這樣的田園鄉村,滿足了人們對鄉愁的釋放。”老張說,3層民宿不過四五個房間,從中秋到國慶假期,每天都會迎來上海及周邊的游客,可以說是一房難求。
打造鄉景
9月23日,江蘇太倉72家村田園綜合體項目在瀏河鎮正式啟動。這是瀏河鎮推動鄉村振興的示范項目,也是高質量建設“全域旅游的濱江田園城鎮”的重要組成部分,緊扣“江海田園”主題,瀏河鎮努力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瀏河鎮黨委宣傳統戰委員朱學鋒說,被譽為江尾海頭第一鎮的瀏河鎮充分挖掘古鎮文化資源,依托“鄭和下西洋起錨地”及“航海文化”背景,突出打造航海主題濕地,拓展觀光休閑旅游項目,提供優質綠色生態產品。
從中秋節到國慶節,集音樂、美食、燈光、田園、玩樂等元素于一體的2021瀏河“江海之韻”文化旅游節系列活動閃亮登場,游客不但能感受瀏河深厚的江海文化,也能感受到太倉農村絲毫不比大城市遜色的“洋氣”。
雙鳳鎮深入挖掘羊肉美食、龍獅文化、雙鳳山歌等傳統文化元素,展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龍獅)之鄉、中國羊肉美食之鄉的傳統文化內涵;沙溪鎮則依托優美的鄉村環境、豐富的水系資源和良好的鄉風文化,給自己定下打造最美“江南古鎮”的目標,積極加快推進重大文旅項目落地。
“沙溪鎮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和太倉文旅產業發展的重要板塊,近年來不斷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互促,主動融入太倉全域旅游發展格局。”沙溪鎮黨委書記王曉紅說。
在太倉,這些村鎮并不是個案。緊抓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機遇,太倉在全域旅游視角下,依托農業產業基礎,對接市場需求,以“休閑農業”為主線,以產業融合為基礎,以“鄉村田園休閑”為核心賣點,通過“產業鏈條延伸、產品業態創新、景觀環境改善、管理模式優化”,將太倉鄉村旅游打造成為“江南現代田園城市樣板區”。(經濟日報記者 薛海燕)
相關內容
- 導演多納斯馬爾克大師班發表演講:“中國是世界電影的未來”-世界時訊 a>
- 環球看熱訊:16位航天員簽名墻亮相中國科技館 a>
- 中關村論壇將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論壇 a>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
- 廣交會凸顯我國外貿韌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