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黃土高原,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位于我國內陸腹地的陜西,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曾經絡繹不絕的商隊從這里出發,串串駝鈴聲在歷史上書寫輝煌。如今的陜西,被時代賦予了新的目標和期望,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下,陜西以新發展理念和革命精神不斷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邁進。在這樣的新時代背景下,陜西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
9月23日起,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主辦的“協同發展向西望 續寫絲路新篇章”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陜西,聚焦陜西在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方面的創新實踐,全方位展現陜西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新成就。
文化地標擁有豐富新內涵
陜西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而西安這座擁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而今帶著強烈的歷史印記為人們呈現出現代繁華。
大唐不夜城已是時下西安的網紅景點。在闌珊的燈火中,游客在這里夢回長安。
“現在的大唐不夜城已經成為全國各地游客和西安市民必游的打卡地。”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工作人員張豪介紹:“文旅融合是大唐不夜城一直在關注的事情。街區演出貫穿整個大唐不夜城。演出結合文化IP和美食,讓網紅美食、網紅商鋪和表演實現同步的發展。”
西安古城墻外護城河兩岸風景。人民網記者 何旭攝
遠望古城墻,仿佛夢回大唐。
颯爽英姿的大唐羽林衛、身著唐裝的少女……從永寧門走進古城墻,青山綠水間,紅磚灰瓦交相呼應,蒙蒙細雨中輕輕籠罩著的霧氣讓人仿佛瞬間穿越,進入繁華古都。
為了實現“讓城墻活起來”的目標,景區聚焦多元需求,在演出、文創等方面加大創新和推廣力度。西安城墻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吳春介紹:“隨著西安城墻自身綜合發展的提升,其擔負的城市服務功能也日漸凸顯,從城市文化展示到文化產業聚集,從旅游集散到城市服務,西安城墻越來越多地承載起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的使命與責任。”
永寧門的大唐羽林衛英姿颯爽。人民網記者 何旭攝
“《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是我們的特色演出,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以盛唐禮儀文化為主題的演出。無數海內外元首、貴賓及游客通過它開啟了無與倫比的古城文化之旅。”西安城墻景區工作人員介紹,除了演出,“新春燈會”“博物館奇妙夜”“上巳風箏節”等各類文化惠民活動提升了西安城墻豐富的文化內涵,拉近了與游人之間的距離。
“我們總是會在城墻上參加各種活動,今天約著朋友來這里,下雨游客比較少,適合慢慢走慢慢看。”一名游客告訴記者。
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古城古跡的創新賦能,讓更多傳統文化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對外釋放出了中國魅力。西安作為文旅產業發展的先鋒城市,通過打造具有標志性的文化IP產品,以講好絲路文化故事為契機,進一步擦亮了文化強國的古城名片。
科學家底助力科技新發展
在新發展格局中規劃和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需要有哪些堅守和突破?把發展硬科技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首要任務的西安,不斷培育新功能,依托資源優勢,不斷激發區域發展的新活力。
秦創原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在講解秦創原的內涵。人民網記者 何旭攝
陜西是科教大省,是我國重要的國防科技工業基地,科教資源富集,創新綜合實力雄厚。今年3月,陜西省委省政府設立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而西咸新區作為秦創原總窗口,在約半年的時間里,助力建設立體聯動“孵化器”、成果產業化“加速器”和兩鏈融合“促進器”。
“研究科學技術需要靜下心來。研究院不是生產型企業,而這樣更需要強有力的人才引進政策支持。人才的獲得是我們在秦創原獲得中最大的受益。”陜西省高端機床創新研究院院長、西安交大趙萬華教授向記者介紹。據了解,該研究院以大規劃、小切口為發展方向,將高端機床工具行業核心技術作為主要研發目標,解決機床行業“卡脖子”難題,以“技術鏈”架起了高校“創新鏈”與企業“生產鏈”之間的橋梁,從而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
而這樣的研究院,在西咸新區不止一家。
“曾經被韓國SDI壟斷的柔性OLED封裝膠水,經過企業與西安交大的研發,打破壟斷,成功實現了進口材料的國產化。”西安斯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趙炎介紹。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規劃圖。人民網記者 何旭攝
在新材料技術、能源建設、計算機服務等多個領域,企業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匯聚多所高校的人才與科研隊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與高校相結合的研究成果有很多。我們大量的前沿性、原創性的技術不僅來自企業的自主研發,還來自與高校的合作。”藍曉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小軍介紹,企業在與高校的合作中受益頗多。
據悉,為加大企業推廣應用先進技術成果支持力度、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陜西推出《關于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陜西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財政投入達20億元、設立子基金突破30支,全省用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基金總規模突破200億元。
綠水青山塑造宜居新景觀
俯瞰西安世博園景色。人民網記者 何旭攝
位于西安市浐灞生態區的西安世博園,園藝與建筑交相呼應,成為游客打卡的熱門景區。初秋時節,世博園秋意漸濃,河湖相襯,盡顯西安的綠色之美。
以浐灞河、渭河、灃河已建成的堤頂路和S107環山旅游路為基礎的“三河一山”綠道,是一條集騎行、步行、觀光、休閑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生態慢行系統。
“在設計之初,我們就充分考慮游客的使用需求。以‘三河一山’綠道串聯起8個文旅景點和6個公園景觀,綠道旁設立服務驛站等設施,往返交通也十分便利,游客來到這里能夠有很好的漫步體驗。”該項目主管工程師李明月介紹。據了解,“三河一山”綠道起點廣場是西安市“三河一山”綠道建設的重要組成和標志性項目,通過景觀飄橋無障礙鏈接隋唐古灞橋遺址與世博園,營造古今文化交融區。
“三河一山”綠道起點廣場。人民網記者 何旭攝
“我平常總會抽時間來這里跑步,周末的時候常常與家人一起在這里騎車休閑,這里多種的游樂設施和活動滿足了全家人的文化需求,感覺很幸福。”游客彭先生說。
以綠色作為生態底色,宜居環境讓人們點贊。沿著文化發展、科技發展、綠色發展的道路,放眼三秦大地,是山川更綠,河水更清,是百姓鼓起來的錢袋子,是人們越過越紅火的日子。
相關內容
- 導演多納斯馬爾克大師班發表演講:“中國是世界電影的未來”-世界時訊 a>
- 環球看熱訊:16位航天員簽名墻亮相中國科技館 a>
- 中關村論壇將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論壇 a>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
- 廣交會凸顯我國外貿韌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