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深圳光明區2025年將新增高中學位11400個、義務教育學位約4.94萬個
發布日期: 2021-05-28 10:19:36 來源: 南方日報

這兩天是深圳的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學位正式報名的日子,在這樣一個教育關注度極高的時間節點上,5月27日下午,光明區召開“科學城之聲”新聞發布會——“我為群眾辦實事”之教育專場,就近期群眾最關心的招生政策、學位情況以及新投入使用的學校等熱點問題回應社會關注。

基礎教育學位建設是光明區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光明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把光明教育當作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底氣,千方百計增學位、提質量、強服務。今年1月18日,光明區印發《光明區公辦義務教育和幼兒園學位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5年)》,結合《深圳市高中建設工作方案》,到2025年,光明區將新增基礎教育學位6.88萬個。其中,高中學位11400個、義務教育學位約4.94萬個、公辦幼兒園學位8010個。

制定標準

以規劃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

光明區始終堅持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光明區委書記劉勝指出,“抓好基礎教育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明確了高品質的教育要具有四個維度,即“一批質量高、叫得響的名校,一批有能力、有水平的名師,一批有影響、有分量的名課、產出更多有理想、有追求的優秀學子”,要求“以超常規的速度,加快打造與世界一流科學城相稱的高品質教育。”

事實上,這些年光明區在教育方面推進力度空前、投入強度空前,質量提升成效也空前。光明區以高質量高顏值發展為主題,以規劃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印發實施《光明區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等文件,在區域教育頂層設計、學校建設、人才引進、校長選拔等方面提出光明標準。

光明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漢波介紹,今年,光明區制定了“1+2+3”教育發展藍圖。“1”即“十四五”教育專項規劃,為未來五年光明教育發展提供行動指導;“2”即“幼有善育”“學有優教”三年行動方案;“3”即美育、體育、科技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破除“五唯”頑瘴痼疾,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為高效率、高質量、高顏值推進學校建設工作,光明區成立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修訂《光明區普通中小學建設標準提升指引》,為教育發展預留空間。

今年光明區將建設1所區屬公辦高中——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新增高中學位2100個;新建3所義務段學校——華夏中學、深圳市教科院實驗學校(光明)、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光明星河小學,改擴建兩所學校——玉律學校、公明第二小學,共新增學位7260個;計劃開工建設幼兒園7所,其中,立項4所,實際建成3所,提供學位1080個。

今年新改擴建的6所學校,將以打造“百年名校”為追求,提升學校設計和建設標準,讓新改擴建學校既有設計感又符合未來教育的需求,成為彰顯光明文化氣質的新地標。

外引內培

優質教育資源版圖不斷擴大

光明區學位數量快速增加的同時,優質教育資源版圖不斷擴大,這得益于“外引內培”兩條腿走路的探索。

光明區通過綜合性大學辦附校,與教育部直屬師范高校、本土名校(集團)、科研院所合作辦學,引進市內優質公辦園布局在6個街道,高起點創辦市教科院光明分院,并開辦了一批優質學校、幼兒園。

今年開辦的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就是光明區與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合作共建的一所新型實驗高中;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校(光明)則是光明區與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創辦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依托市教科院雄厚的教育資源優勢,在科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集教育智能化、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于一體,開創立體的“未來校園”生態系統;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光明星河小學是光明區人民政府、華南師范大學以及深圳市星河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創辦的高品質高起點完全小學,學校依托華南師范大學、華附“聯盟”學校在基礎教育領域強大的學術與資源優勢,基于光明教育“科技·生態·幸福”的區域定位,打造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融合的典范。接下來,光明將繼續加大力度引進深圳本土優質教育品牌入駐光明,不斷擴展優質教育資源版圖。

此外,光明區不斷加強區內學校內涵發展。以區內品牌學校區實驗學校為龍頭,探索“區域名校辦新校”的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新路徑,組建光明實驗教育集團,承辦華夏中學,使其在戰略規劃、學校管理、課程建設、教學改革、教師發展、“五育”并舉等方面享有區實驗學校的資源,共建品牌內核、品牌效應。

優化機制

實施名校長名教師引進工程

一所好學校的靈魂,在于是否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光明區不斷優化引進人才機制,兩年來共面向全國引進了名校長10名、名教師107名,認定現有高層次人才1人、現有存量高層次人才5人,引進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國內外名校畢業生503人,研究生占比85%以上。

接下來,光明區將實施名校長、名教師引進工程,計劃引進名校長3名,完善“引得來、留得住、干得好”的機制,探索采取“校長+骨干”團隊引進方式,組成學校管理團隊,讓引進校長擁有強大的團隊支撐。常態化引進名工作室主持人、優秀骨干教師和優秀應屆畢業生。

光明區還將高起點打造光明區教師發展中心,實施“薪火·PICKUP名師工程”,通過建立“1+N”(即1個名師+N個名師培養對象)名師學習共同體,促進名師引領,薪火相傳,培養一支專業化、創新型、好合作、善學習、愿進取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樣本

中科附高:

讓學生在科學家身邊成長

作為科技之城深圳的后起之秀,光明區提出要爭做深圳參與未來科技競爭的第一艘“沖鋒舟”。如何建設一所有創新靈魂的公辦基礎教育實驗高中?新聞發布會現場,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校長宋如郊介紹了這所今年9月正式迎新的學校基本情況。據介紹,中科附高將通過引專家、引學伴、引設備、引項目四種渠道實現“復合資源,高本聯培”,讓中科附高的學生在科學家身邊成長。

中科附高位于深圳市光明區科學公園南側,處于光明中心區核心位置,定位是構建科學與基礎教育創新融合的特色辦學模式,建設一所有國際視野、有學府氣象、有創新靈魂的公辦基礎教育實驗高中。

據了解,中科附高在課程體系設置理念上提出科學家引領、教師指導、學伴陪伴“三位一體”,國本、校本融合并進,科學、心理雙軌并行。中科附高將在中科院深理工和中科院心理所指導下,科學指導學生“3+1+2”科學選科,精準匹配未來潛力專業和方向。學校也將積極推動大學導師帶領學生進行項目式學習,巧妙合理地滲透大學課程,除了大學通識教育課程下沉和前置,學校還將常態化開展“院士講堂”“博士課堂”等,多渠道發揮高校院所的人力資源優勢,引領學生走近科技前沿。

學校設計有400米標準跑道、恒溫泳池、現代化籃球館、羽毛球館、黑匣劇場、創客空間、VR教室、專業舞蹈教室、器樂室、美術教室等文體創新功能空間,將建成集科技館、博物館、藝術館、學生創意館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實驗高中。中科附高也會積極推動科研院所高端實驗儀器的“引進”工作,開拓學生科技視野。

■鏈接

光明區今年提供學位逾3.2萬個

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光明區教育局四級調研員高偉波就2021年招生政策進行解讀。據介紹,今年光明區共提供幼兒園、小一、初一學位3.2萬余個,基本滿足市民對優質學位的需求。其中,公民辦學校能提供小一學位共計11959個、初一學位共計8552個。光明區2021年積分入學辦法保持與2020年一致。

網上報名期間,光明區教育局將于每天下午5:30(最后一天為上午11:30)公布各學校報名人數、學位類型明細、初步錄取積分等信息,供申請人參考。按照光明區2021年學區劃分方案,除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光明星河小學、華夏中學、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校初中部3所新增公辦學校外,其余學校學區劃分保持和2020年一致,具體參見《光明區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區劃分方案》。

按照深圳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并結合光明區實際,光明的2021年幼兒園招生報名計劃于6月上旬啟動,將在6月初發布幼兒園招生工作指引。據了解,2021年秋季光明區公民辦幼兒園87所,可提供小班學位11530個,基本能夠滿足學位需求。在招生錄取上,將按照“先類型,后積分,不同類型不比較積分”方法進行錄取。

關鍵詞: 深圳 學位 高中 教育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