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肺功能受損,不可逆發現要趁早
發布日期: 2021-04-07 15:27:26 來源: 武漢晚報

一場疫情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自己的肺健康。

肺的性格很內向,平時“不疼不癢、不哼不哈”,可要是鬧起脾氣來,10頭牛都拉不回,導致不可逆的后果,如果早期不積極控制,發展至中晚期會導致嚴重并發癥危及生命。

“發現肺功能受損要趁早。”4月5日,武漢協和醫院肺功能室副主任技師、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功能專業組委員彭毅建議,在常規體檢中可增加肺功能檢查一項。對于長期吸煙或被動吸煙者,在粉塵環境作業的工人,長期處于油煙中的廚師等特殊人群,要定期跟蹤肺功能。

18年煙民

“吹氣”發現慢阻肺

40多歲的張先生有著近18年煙齡,近些年來他時常會有間斷性的咳嗽,早上會少量咳痰,他只當是煙草刺激導致,并沒有當回事。可是自從去年開始,他漸漸感到胸悶氣短,爬個樓梯就會氣喘吁吁,體力明顯不如同齡人。到心內科也沒有查出心臟的問題,醫生建議轉到呼吸與危重癥科查查肺功能,經過“吹氣”監測,發現呼吸道持續氣流受限,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在預計值的60%-70%之間,已是中度肺功能受損,臨床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

肺功能受損

不可逆發現要趁早

正值盛年的張先生,為什么爬個樓梯就會透不過氣?彭毅解釋說,活動后氣短是慢阻肺的典型癥狀。慢性氣道疾病他是緩慢發展過程,早期可以沒有自覺癥狀,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而一旦出現呼吸道癥狀,往往通氣功能已有不同程度的損害了。目前慢阻肺在我國已呈現出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疾病負擔四高特點。

近年,王辰院士團隊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研究顯示,我國20歲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為8.6%,40歲以上則達13.7%,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過27%,年齡越高,慢阻肺患病率越高。男性患者數為女性的2.2倍。全國總患病人數為9990萬,即約1億人。

該項研究還顯示,我國慢阻肺知曉率及肺功能檢查普及率極低。研究的受訪者中,僅約10%知道慢阻肺這一疾病;不足10%的受訪者曾接受過肺功能檢查。在所有慢阻肺患者中,不足3%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近90%此前從未得到明確診斷。

彭毅提醒:肺臟有很強的代償機制,早期癥狀不明顯,60%的慢阻肺患者沒有明顯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容易漏診和誤診。而一旦發現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時已多屬于中晚期,肺通氣功能已損害了50%以上,可怕的是肺功能損害往往是不可逆,呈進行性發展,目前醫療手段能做到的是控制病程進展,沒有根治方法,所以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至關重要。

“吹氣”后

肺功能報告單咋看?

肺功能檢查是診斷“慢阻肺”的金標準。

檢測肺功能時,醫護人員會讓受檢者盡可能吸氣吸滿,吸到肺總量位,然后一口氣用力快速吹出吹盡,也就是臨床上所說的吹到殘氣位,恰恰是用“吹氣”而不是“憋氣”的方式來檢測我們肺功能。肺功能檢測中惟一有一個憋氣動作是用一口氣法檢測肺的彌散功能,也是通常所指的肺的換氣功能,只需要10秒鐘的憋氣時間。

肺功能檢測有各種復雜的指標,醫生會根據各項指標做出相關解讀。對于普通人群來說,最需要知道的就是最大用力肺活量(FVC)的檢測。每一個人的用力肺活量的標準值是不一樣的,肺功能儀會根據受檢者的身高、年齡、性別、體重等,通過方程計算出這個人的正常值(也就是臨床上所說的預計值),一個人肺功能的好壞要與他自己的預計值比較,如果在檢測中發現其用力肺活量低于預計值的80%,第一秒用力呼氣量與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低于70%(或低于預計值的92%),都屬于不正常。這兩個指標中有任何一個不正常,都說明有肺通氣功能受損,而肺功能的受損程度,則要看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他個人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pred%):

煙民最高危

這些人要跟蹤肺功能

“慢阻肺”的發生與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王辰院士團隊研究發現,吸煙者慢阻肺患病風險顯著高于不吸煙者,且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慢阻肺患病風險越高。在不吸煙者中,高PM2.5濃度與慢阻肺發病相關性更為顯著。吸煙與高PM2.5濃度兩因素疊加更會增高患病風險。

彭毅提醒以下人群要盡早開始、重點跟蹤肺功能狀況。首先是慢性咳嗽,咳痰和氣短喘息等有呼吸困難癥狀者;其次是雖無呼吸道癥狀,但大量吸煙或長期吸煙以及被動吸煙人群;再就是在特殊環境中工作的人群,如接觸污染氣體、粉塵、有害化學物質等,這就包括開礦工人、電焊工、環衛工、泥瓦匠、廚師等等;最后是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慢阻肺等家族史的人群。

網傳肺功能

憋氣自測靠譜嗎?

一般情況,正常成年人如果爬4樓就覺得上氣不接下氣,或者做一些普通體力勞動時,同齡人都沒事,你卻感到氣促,這個時候就要警惕了,需要去醫院查查肺功能,看看肺功能是否正常。

網上有一種說法,如果憋氣超過30秒沒事,說明肺功能良好,反之說明肺功能有問題,這個說法可靠嗎?彭毅回答:這個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確實有很多肺功能好的人憋氣時間會長一些,但是憋氣時間長短不能作為判斷肺功能好壞的指標。另外,憋氣意味著缺氧,其實不同的人群對于缺氧的耐受力也是不一樣的,有可能肺功能正常的人,他的憋氣時間比不過經過缺氧訓練的肺功能不正常的人;比如有些青少年肺功能好,但是對缺氧的耐受力不一定好;相反一個老年慢阻肺患者,長期適應了缺氧狀態,可能他的憋氣時長反而高于某些青少年。

因此,要知道自己的肺功能好不好,應該到醫院接受肺功能檢測。

提升肺功能

練有氧運動+擴胸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群,他的肺活量要高于正常人群。彭毅表示,可以提高肺功能的運動主要是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同時還建議進行一些伸展擴胸運動等,可以經常性的加深加長呼吸,增加呼吸肌的力量,使胸廓擴大,利于肺組織的生長發育和肺的擴張。

正常人群平時差不多只用到2/3肺功能,一部分肺的功能仍處于靜息狀態,體育鍛煉可以進一步提升肺的儲備功能。彭毅特別建議從青少年起多多進行有氧運動,為一輩子的肺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 肺功能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