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聯想控股2020年營收為4175.67億元人民幣
發布日期: 2021-04-02 11:20:38 來源: 北京商報

3月31日,聯想控股(03396)發布2020年全年業績公告,這也是該公司新任核心領導團隊接棒以來交出的首份年度財報“成績單”。

財報顯示,聯想控股2020年營收為4175.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歸母凈利潤為38.68億元,亦同比增長7%。在疫情“黑天鵝”沖擊、宏觀環境困難重重、資本市場波動加劇的2020年,聯想控股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單實屬不易,折射出企業一貫的穩健經營風格,以及在穩健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的增長之道的創新突破。

把2020年拆分來看,上半年正是疫情爆發階段,各行各業都遭遇疫情“黑天鵝”,聯想控股亦遭受了較大沖擊,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報顯示,聯想控股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了76%;進入下半年后,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明顯好轉,聯想控股抓住機遇,憑借堅實的業務基本盤和“投資+實業”的管理能力,充分發揮穩健經營及突破創新的優勢,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公司下半年營收為2327.01億元,同比增長11%;股東凈利潤為32.31億元,同比增長243%。

如此巨大的體量,能穩健增長已屬不易,但聯想控股下半年歸母凈利潤卻實現近2.5倍的增長,不光填補了上半年因疫情沖擊造成的業績“大坑”,更出人意料地推動全年歸母凈利潤實現7%的增長。

市場不禁好奇:聯想控股在2020年下半年究竟發生了什么,使得全年業績力挽狂瀾?這背后又折射出企業怎樣的穩健韌性和突破能力?

穩健經營的戰略投資:聚焦實業與科技創新

聯想控股的業務主要分為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兩大板塊。戰略投資作為聯想控股的基本盤,覆蓋五大領域,2020年貢獻了超過4000億元的收入、超過5500億的資產,控股參股企業達20余家。

智通財經剖析其投資標的發現,聯想控股戰略投資格外青睞實業方向。之所以如此布局,應該取決于聯想控股“以產業報國為己任”的初心和起家實業扎根實業的底色。

正是得益于對實業的深耕,聯想控股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才有了堅實的根基和壓艙石,使得戰略投資得以穩健前行。

IT板塊是聯想控股實業領域中很有代表性的業務。聯想集團憑借自身強大的全球化供應鏈管理能力和生產制造能力,充分發揮中國供應鏈的優勢,把握機遇,銷售收入連續兩個季度創歷史新高,保持全球PC第一位置;在向服務轉型方面也取得突破,新業務收入占比快速提升。2020年聯想集團收入同比上升了8%至人民幣3849.92億元,凈利潤為75.44億元,同比增長了25%。

先進制造與專業服務板塊同樣是聯想控股在實業領域深入布局的代表,2020年,這一板塊為聯想控股貢獻的凈利潤實現了61%的高速增長。這一板塊中,聯泓新科是聯想控股潛心10年培育出的一家新材料企業,該公司于2020年12月8日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掛牌上市,這是聯想控股在科技和實業領域打造領先企業的又一落地成果,體現了聯想控股長遠的眼光、能力及定力。得益于生產運行的平穩以及各產品線良好的進展,聯泓新科2020年收入增長5%至59.31億元,凈利潤增長21%至6.55億元。

國內航空貨運龍頭企業,東航物流是聯想控股在先進制造與專業服務板塊的聯營公司。東航物流組建了中國民航系統規模最大的“客改貨”改裝機隊,覆蓋全球26個主要航空樞紐,在疫情期間保障了國內抗疫物資的調配和國際供應鏈的安全。去年全年也實現了業績的大幅增長。同時,今年3月份,東航物流也通過了中國證監會的發行審核,今年也將正式登陸國內資本市場。

如果仔細觀察聯想控股的實業投資布局,對科技創新的專注,可以說是一個鮮明的特色,用資本的力量支持國內高科技企業更好的發展,也是聯想控股實現產業報國愿景的一條重要路徑。作為出身于中科院體系,大股東是國科控股的聯想控股來說,科技也是其從創業至今的基因。

聯泓新科同樣是聯想控股在高科技領域結下的豐碩成果。聯想控股自2010年開始助力聯泓新科成長,并于2017年為其引入國科控股作為戰略投資者。在此基礎上,聯泓新科形成了在國內新材料領域具有領先優勢的產業體系,其依靠中國科學院自主創新技術,業務范圍囊括從新材料研發到應用轉化,并向全產業鏈延伸。

與此同時,聯泓新科的上市,也表明聯想控股在打造高科技戰略性新興產業上邁出了成功的一步。對2010年的聯想控股來說,新材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這需要付出極大的勇氣去探索新材料科技創新之路。所幸,十年后的今天,聯想控股交出了一份讓市場滿意的答卷。而這也只是個開端,面對我國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歷史性機遇,聯泓新科也確立了持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在新材料若干細分領域打造領先的產業集群的發展目標。從聯泓新科上市之后一路走高的股價來看,外界對于聯泓新科的未來發展還是相當看好的。

除此之外,以雙輪驅動模式戰略性入股富瀚微,是聯想控股加大科技產業投資的又一重要信號。富瀚微是中國領先的專注于以視頻為核心的芯片設計開發企業,積累了一系列自主核心技術,聯想控股旗下的君聯資本是富瀚微最早且唯一的機構投資人,關注支持富瀚微的發展已接近15年。聯想控股成功將基金投資項目轉變為科技領域的戰略性投資項目,進一步布局高科技領域。

據智通財經了解,聯想控股未來將把“科技”作為引領發展的動力。推動戰略投資成員企業和科技的結合,助推其長遠價值增長;圍繞主要的成員企業,在信息科技、新材料等領域進行新的投入。財務投資對科技型基金進行持續配置。同時,充分發揮雙輪驅動的獨特優勢、依托股東中國科學院和國科控股的優勢資源,布局科技、醫療等領域。

財務投資繼續發揮“現金牛”和“種子庫”優勢

如果將聯想控股戰略投資板塊2020年的表現總結為“聚焦實業為穩健,加碼科技為創新”,那么其財務投資板塊2020年的表現可總結為“專業能力控風險,創造利潤‘現金牛’”。

由于疫情沖擊及其后帶來的資本市場劇烈波動,聯想控股旗下基金與直接投資2020年均面臨著嚴峻挑戰。公司全面評估項目風險并實施分級管理,加強對被投企業的投管監控,做好風險應對準備。同時采取更為謹慎的投資策略以及更為積極主動的投后管理,以減少外圍不確定因素對管理資金的影響。

隨著對疫情的有效遏制,股權投資自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逐步恢復,且財務投資板塊多個項目得以上市并實現成功退出,最終以靚麗的業績數據展現了聯想控股在財務投資板塊的專業能力。

財報顯示,2020年,聯想控股財務投資板塊收入為8.21億元,同比增長17%,歸母凈利潤為24.39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9.06億元大幅增長169%。

具體來看,截至2020年12月31日,聯想之星共管理7支基金,管理資金規模超30億元。報告期投資境內外項目超過20個,涵蓋前沿技術、生物醫藥、數字醫療、TMT細分方向,在管項目有超過50個發生下輪融資,14個項目實現成功退出。燃石醫學(BNR.US)和開拓藥業-B(09939)在報告期內分別于美國納斯達克和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作為中國領先的投資管理機構,截至2020年12月31日,弘毅投資管理的基金主要包括8期股權投資基金、3期不動產基金、1期文化產業基金及1期風險創投基金。報告期內,弘毅投資不動產三期基金完成兩輪募集工作,已募集規模達到17.8億元;弘毅創投一期基金完成最終交割,募集總規模達1.3億美元。得益于各業務板塊項目的有序推進及成功退出,弘毅投資為聯想控股貢獻了持續穩定的現金回款。

財投項目的有序推進及成功退出,保證了公司現金流的穩健增長,也為公司抵御風險及把握新機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智通財經了解,聯想控股財務投資板塊將更加關注科技、醫療健康等熱門方向,繼續堅持“戰略投資+財務投資”雙輪驅動戰略,最大程度發揮二者互相借力的優勢,從財務投資項目中篩選培育更多的戰略投資優質種子。

兩大因素助推聯想控股力挽狂瀾

梳理完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在2020年的表現,我們不難發現,聯想控股之所以能在疫情“黑天鵝”的沖擊下逆市取得如此成績,并在下半年實現力挽狂瀾,與兩方面的因素緊密相關。

其一是聯想控股具備極強的穩健韌性。自2015年開啟戰略2.0以來,聯想控股便以獨特的“戰略投資+財務投資”雙輪驅動為引領,穩健向前發展,聚焦實業的同時,在科技領域展開積極探索和突破。經過五年的積累沉淀,聯想控股的基本盤愈加穩固。

以聯想控股如此大的體量,即使在疫情沖擊最嚴重的上半年,其旗下企業也未出現經營不善關?;騻鶆者`約的情況,所有業務都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其中不少業務更是化危為機,有所創新并突破發展。通過盤點聯想控股所投資的企業可以看出一個共性,那就是這些企業都具有扎實的業務基本面和抗風險能力,即便是受到疫情沖擊最嚴重的幼教行業,聯想控股旗下的三育教育,全年的業績在同業中也處于領先水平;同時,聯想控股更能夠通過各種資源和能力的輸出,為所投企業持續賦能,幫助所投企業抗擊風險,化危機為發展。

其二,新任核心領導團隊快速進入角色,面對極端環境既堅持穩經營又積極探索創新突破,助力企業快速復蘇。2019年12月,聯想控股實現新老核心領導團隊的交接。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以及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聯想控股在新任核心領導團隊的帶領下,上半年抗擊疫情,控制風險,穩住了業務基本盤;下半年奮起直追,強力實現逆轉。這一年里,積極打造支柱資產和核心板塊,推動核心業務陸續登陸資本市場,加速業務調整和資源回流,這些舉措也向市場證明了公司新任核心領導團隊穩健經營以及化危為機的能力。

2021年是聯想控股新的戰略周期的開局之年。借助十四五規劃大力倡導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5G、人工智能、大數據、新基建等發展機遇,聯想控股這艘大船將駛向怎樣的遠方?市場不妨拭目以待。

關鍵詞: 營收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