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受玉米價格上漲影響,近期中國小麥飼用量明顯增加
發布日期: 2021-04-01 11:43:37 來源: 中新網

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師王曉輝31日透露,受玉米價格上漲影響,近期,中國小麥飼用量明顯增加,并創歷史新高。這種變化短期內利于消化超期儲存小麥,對口糧安全影響有限。

據介紹,中國小麥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需求、工業需求和飼用需求。食用需求相對穩定,年度間波動不大,屬于城鄉居民剛性消費,數量在9000萬噸左右;工業需求主要以小麥為原料生產淀粉、酒精、釀酒等,需求量小幅波動,數量在1000萬噸左右。飼用消費受小麥品質、玉米與小麥價差等因素影響,年度之間波動較大,近20年在700~3500萬噸之間波動,年平均1382萬噸。

王曉輝表示,中國小麥市場總體平衡有余,根據2015/16~2019/20年度產需結余情況可大體判斷,正常年景中國小麥產需結余量在1500萬噸左右。2020/21年度出現“產不足需”,既有玉米價格上漲刺激小麥飼用增加,也有國家主動消化超期儲存小麥的原因。

他強調,中國小麥保供穩市的物質基礎堅實。首先,2020年中國小麥豐收在望。種植面積方面,黃淮海和西北地區小麥種植面積有所恢復,預計比上年增加300多萬畝。單產方面,春節后北方冬麥區氣溫偏高,利于冬小麥安全越冬和萌動返青;降水明顯增加,有利于增墑蓄墑,利于冬小麥生長。今年新小麥面積、單產和產量有望實現“齊增”,豐收在望。

其次,玉米價格高位回落將降低小麥“替代使用”的需求。他表示,近期華北和東北兩大主產區玉米明顯上量,價格高位回落。今年玉米產量有望恢復性增加,加上進口玉米及其替代品、飼用稻谷、小麥供應充足,玉米價格走勢趨弱,對小麥價格拉動作用趨弱。

第三是官方能夠有力對小麥進行調控。目前,中國新型糧食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基本成型,小麥市場監測預警能力加強,調控的精準度提高;中央儲備糧“壓艙石”和地方儲備糧“第一道防線”作用充分發揮,調控的物質基礎堅實、調控靈活性持續增強。

關鍵詞: 小麥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