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鄭州已經入春了,而且較常年提前19天
發布日期: 2021-03-19 13:47:16 來源: 大河網

受北方影響迎來沙塵天氣以來,鄭州一改春暖花開的春日常態,3月18日的鄭州還稍微有點“寒意”,不少市民又全副武裝,穿上了秋褲棉衣,儼然一副冬天的模樣,但從氣象學上來說,鄭州已經入春了,而且較常年提前19天。

記者從鄭州市氣象臺了解到,鄭州3月9日以來平均氣溫持續在10℃以上,無論簡標還是滑標,均滿足入春標準,且較常年提前19天。

“立春”并非“入春” 全國同一天立春無法成為各地入春標準

何為入春?不少人認為立春就是入春,其實不然,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春季開始之意,一般是從2月4日或5日開始,到2月19日或20日結束。

立春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立春是一個略帶轉折色彩的節氣,雖說這種轉折不是十分明顯,但趨勢是天氣開始回暖,最嚴寒的時期基本過去,人們開始聞到早春的氣息。

而“入春”屬于氣象學范疇,有簡標入春和滑標入春兩個標準。

滑標入春較簡標入春更嚴謹 5組5天平均值都≥10℃方可入春

那么,究竟何為入春?

在氣象意義上,入春標準是連續5天日均氣溫超過10℃。

根據2012年出臺的氣象行業標準,春季的劃分指標為日平均氣溫或滑動平均氣溫大于等于10℃且小于22℃。

其中,滑動平均氣溫值是以當天和前4天這5個數據為一組求取的平均值,該計算方法與其他方法相比要更嚴謹一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過濾掉氣溫波動的影響。

當滑動平均氣溫序列連續5天大于等于10℃,則從計算這5個滑動值所對應的9天實測日平均氣溫數據中,選取第一個達到入春指標的日期,作為春季起始日。

簡標就是單看日平均氣溫,連續5個單日每天都達標(≥10℃),這5天里頭一天為入春日。

以鄭州為例,比如3月8日—12日為一組,3月9日—13日為一組,3月10日—14日為一組,3月11日—15日為一組,3月12日—16日為一組,這就叫5天滑動均值。上述連續5組的平均值都≥10℃≤22℃,才能符合入春標準。然后,從第一組中的5天中,找到第一個≥10℃的日期,這個日期便是入春日。

氣象部門需基于當年日平均氣溫序列計算5天滑動平均氣溫后,才能對季節起始日進行初次判斷。如果初次判斷的起始日期比常年日期偏早15天以上,需進行二次判斷后方可最終確定。

相比較而言滑標更為嚴謹、精確,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過濾掉氣溫波動的影響。

不論簡標還是滑標 鄭州都已達入春標準

省會鄭州市從3月9日起,氣溫轉暖,頗有入春之勢,雖然近幾天受沙塵影響,氣溫有所下降,但絲毫不影響入春腳步。大河網記者從鄭州氣象臺了解到,鄭州3月8日—16日分為5組的滑標平均氣溫分別為10.06℃、11.06℃、11.52℃、12.5℃、12.6℃。

從這5個滑動平均值所對應的9個實測日平均氣溫數據中,選取第一個達到入春指標的日期,即3月9日。

每天平均氣溫值是指02時、08時、14時、20時四次氣溫的算術平均值。

關鍵詞: 鄭州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