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干燥的冬季,如何避免這些煩惱呢?
發布日期: 2021-01-22 15:16:32 來源: 武漢晚報

最近不少市民說武漢的天氣讓人恍如春日,溫度不算太低,但室內外溫差大,有個問題尤其讓大伙頭疼——干燥。睡一晚第二天一早發現鼻部干得充血,皮膚瘙癢難耐;一脫衣服就噼里啪啦響,甚至火星四濺;隨手取東西便遭受“電擊”……干燥的冬季,如何避免這些煩惱呢?

冬天老人和小孩易流鼻血

最近,家住楊汊湖8歲的東東(化名)就遭遇了一次“驚心動魄”的鼻出血。上周的一天晚上,他和小朋友在小區玩耍,回家后并無異樣,可第二天一早擤鼻時,右鼻腔突然出血不止。

“起碼流了30毫升”,用棉球填塞后,血還是往外滲,這下可把媽媽嚇壞了。家人趕緊將他送到附近醫院,經查東東的鼻中隔彎曲,鼻黏膜過于干燥后糜爛,局部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采用電凝止血治療很快得到好轉。

冬季以來,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耳鼻喉科也接到不少與干燥相關的鼻部疾病。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陳偉介紹,冬季室外天氣寒冷氣候干燥,室內暖氣或空調的環境,空氣也會很干燥,而粘膜干燥極易引起破裂出血。內燥也是誘因之一,冬天人們喜食辛辣食物,火熱內生,鼻腔粘膜易干燥而破裂出血。此外鼻腔本身疾病引起鼻出血,如鼻中隔偏曲、鼻腔血管瘤、鼻腔外傷和腫瘤等疾病。

陳偉強調,在冬天孩子和老年人尤其要當心鼻腔出血。兒童冬天鼻炎頻發,鼻涕多且反復擦鼻,易破損而出血。老年人動脈硬化,血管彈性差,冬天易血壓增高,鼻腔局部出血機會增大。

因為鼻出血一般都在鼻中隔的前部,鼻出血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的第二指節緊緊壓住雙側鼻翼。還可用冷毛巾敷在患者額頭以助止血。但若經常出血,則應查明原因。

愛用電熱毯 皮膚紅又癢

冬季溫暖的被窩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微循環較差的老年人來說,不少人有使用電熱毯的習慣。整晚開著睡著舒服,但使用不當也會帶來一些傷害。

昨日,顧女士在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皮膚科門診,特意幫家中老人開了幾盒尿素維E乳膏。“母親一到冬天就手腳皸裂,皮膚發紅、干癢,普通面霜不頂事。”

“這個問題很普遍,尤其是家中使用電熱毯的情況下,皮膚問題更為突出。”該科皮膚科醫生宋晗介紹,局部皮膚反復暴露于高溫刺激可導致患者局部皮膚發生網狀紅斑,醫學上稱為火激紅斑,常見于高溫作業、熱療或使用電熱毯、暖手寶的人。

人體皮脂腺分泌的脂肪熔點為30攝氏度左右,到了嚴寒季節,皮膚脂肪幾乎凝固成了固體狀態,排出變得困難,使得皮膚越來越干燥。年齡增長、氣候變化、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用過熱的水洗漱、洗滌用品堿性強等都是導致皮膚干燥的重要原因。今年很多老人防控意識很強,頻繁使用消殺產品,讓皮膚很受傷。建議沐浴后要大面積涂抹保濕性好的產品,嚴重者口服維C也可減少皮膚角化癥的復發。

她建議使用電熱毯最好是睡前開啟,讓被窩暖和,睡覺時關閉。

增加室內濕度 提前“放電”防干病

天干物燥,大家幾乎每天都要無數次與靜電“親密接觸”。那么究竟如何做好冬季防靜電措施?武漢市中心醫院皮膚科主任高英建議從三處著眼:減少靜電產生、增加濕度以及主動放電。

通常,人身上的靜電會被空氣中的水分帶走,但冬季的空氣又冷又干,水分子含量下降,如果又是穿的化纖、羊毛類衣物,簡直成了“行走的靜電樁”。所以,盡量穿純棉衣物,或洗衣時使用柔順劑,使織物柔軟,也能減少靜電。

還教大家一個放電小竅門:先用手掌握住較寬的金屬鑰匙頭或其他小金屬器件,再用鑰匙尖去接觸一下金屬門窗,提前“放掉”身上的電。

室內請科學使用加濕器,注意使用純凈水,不要添加各種水果或精油類,定期清洗機器內壁,以免影響呼吸道健康,維持室內濕度在40%~60%為宜。

涂抹潤膚霜、護發素后,能夠為皮膚、頭發帶來水分并有效保持,從而減少靜電產生。另外,想要減少頭發的靜電,也可以把塑料梳子,換成木梳、角梳等。(記者祁燕 通訊員劉姍姍 胡冰珣)

關鍵詞: 冬季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