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溫度上升導致颶風的破壞性影響進一步向更遠的內陸地區擴展
發布日期: 2020-11-30 11:31:09 來源: 科技日報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氣候科學研究指出,由于海水溫度上升,北大西洋颶風在登陸后的減弱速度較過去有所放緩。這一研究結果表明,颶風的破壞性影響今后可能會進一步向更遠的內陸地區擴展。
颶風等自然災害會對生態系統造成毀滅性打擊,并導致大量生物死亡。颶風的動力來自海洋中的水汽,因此在登陸后會迅速衰減并失去強度,從而限制了對沿海地區的破壞。雖然氣候變暖被認為對颶風強度有影響,但對颶風衰減的影響還不甚明確。
此次,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流體力學系的科學家們,詳細分析了1967年至2018年北大西洋登陸颶風的數據,他們發現,颶風的衰減程度與海溫的相應上升幅度相一致。
研究團隊利用計算機模擬表明,較高的海溫使颶風在登陸時能夠保持更多的水分,從而減緩了颶風的衰減速度。研究人員報告說,1960年的颶風有可能在登陸后一天內衰減75%,而現在的颶風的衰減率為50%。
研究團隊指出,隨著全球氣溫的升高,內陸地區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影響。因為海洋中的水分為颶風席卷陸地提供“燃料”,就像炮彈一樣,燃料越多颶風就走得越遠。而內陸地區應對颶風的能力也可能比沿海地區要差,這對防備災害有直接影響。未來需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以了解氣候變暖對于來自其他大洋盆地的颶風的影響。
此前也有研究曾指出,大氣越溫暖,能夠鎖住的水分就越多,極端風暴也就更“濕”——大約空氣每升溫1攝氏度,可以多容納7%的水分。換句話說,氣候變化會放大這一過程的影響。在科學家們對著名的2017年8月颶風“哈維”襲擊美國事件的調查中,3項獨立研究都曾表明,“哈維”之所以能夠帶來如此的“狂暴”的降雨,重要原因是氣候變暖使空氣濕度增加。
關鍵詞: 海水
相關內容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
- 廣交會凸顯我國外貿韌性 a>
- 【天天新視野】花卉產業紅紅火火 a>
- “壯族三月三”成全民派對 零售餐飲銷售額2.3億元 a>
- 全球速遞!中經評論:現代農業要唱響“海洋牧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