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6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有一句話令筆者印象深刻。他說,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不可否認,新冠肺炎疫情會對我國的經濟運行帶來沖擊,這在今年前兩個月的一系列數據中已經有所體現:包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貨物進出口總額等,同比均出現下降。
有影響,我們勇于面對,并且積極行動起來,多措并舉,力爭將影響降到最低。就像抗擊疫情一樣,當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疫情帶來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是可控的,我國經濟內在向上發展的勢頭,并不會因此改變。
這兩天,站在辦公室的窗戶前往外看,筆者明顯感覺到北京三環上的車多了。這是因為企業都已經有序復工復產了,上班、外出辦事的人多了。在這里不妨借用毛盛勇提到的一個數據:從有關部門發布的數據來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復工率,除湖北以外的地區已經達到95%以上。
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這是穩經濟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經濟內在向上發展的動力之一。在這過程中,政府部門推出了一系列舉措:金融、財稅等政策齊發力,解決企業資金困難、降低企業經營負擔;打通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解決企業困境……
這些政策的效果正不斷顯現。可以說,隨著企業的生產經營逐漸步入正軌,正為經濟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促進經濟內在向上發展的動力,還來自眾多不斷崛起的新經濟。
“宅經濟”就是其中之一。疫情期間,“宅經濟”風生水起,多樣化、定制化、個性化的線上消費需求大幅增加。可以說,從線上到線下,新興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所展現出來的強勁的發展潛力,對拉動消費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日前國家發改委等23個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亦對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提出具體要求,包括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鼓勵消費者使用綠色智能產品、大力發展“互聯網+社會服務”消費模式等。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一系列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推出,疫情中被凍結、被抑制的消費有望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據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有望突破10萬億元。可見,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所釋放的動力是巨大的。
新基建,亦會是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之一。
5G網絡、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可以預期的是,隨著疫情得到控制,這些新基建項目會有序推進,基建投資將會很快回升,并有望在擴內需、穩增長,優化和升級現有經濟結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風物長宜放眼量。相信等到3月份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公布之時,這些都會有所好轉。因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是有韌性的,內在向上的動力是巨大的,疫情之后的經濟恢復和振興都是可期的。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因為疫情的影響而改變。(朱寶琛)
關鍵詞: 中國經濟
相關內容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
- 廣交會凸顯我國外貿韌性 a>
- 【天天新視野】花卉產業紅紅火火 a>
- “壯族三月三”成全民派對 零售餐飲銷售額2.3億元 a>
- 全球速遞!中經評論:現代農業要唱響“海洋牧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