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昆陽路越江大橋作為上海黃浦江上第13座越江大橋正式通車
發布日期: 2020-10-29 08:27:53 來源: 中國新聞網

10月28日,由上海城投公路集團建設的昆陽路越江大橋(即閔浦三橋)主線建成并開放交通,標志著閔浦二橋和松浦大橋之間長達10公里浦江岸線無越江通道的交通壁壘成為歷史。

工程越江大橋部分長約1.94公里。上海交通供圖

工程越江大橋部分長約1.94公里。上海交通供圖

工程北起閔行區東川路,跨越黃浦江后在西閘公路以北落地,終點與奉賢區浦衛公路改建工程銜接,全長約3.49公里。其中,越江大橋部分長約1.94公里,主橋設計為獨塔斜拉橋。

昆陽路越江大橋是上海黃浦江上第13座越江大橋,也是繼奉浦大橋、閔浦大橋、閔浦二橋、虹梅南路隧道之后,奉賢區連接黃浦江北岸的第五個過江通道。作為黃浦江上最年輕的成員,昆陽路大橋創造著屬于自己的新紀錄。

昆陽路越江大橋是上海黃浦江上第13座越江大橋。上海交通供圖

昆陽路越江大橋是上海黃浦江上第13座越江大橋。上海交通供圖

該橋在黃浦江中心設墩,為了減少對航道的影響,主橋基礎采用承載力更強扎根更深的1.5米大直徑鋼管樁。每根鋼管樁長度達70米,豎起時相當于25層樓的高度,重量達60噸。70根70米長的主墩鋼管樁沉樁時總錘擊數高達35萬次,為大橋“扎根”黃浦江打下堅實基礎,創造了上海市內河航道橋梁樁基深度和難度的新紀錄。

和之前的越江大橋不同,昆陽路越江大橋引橋采用橋梁全預制裝配技術進行建造,大橋各類構件先在工廠內進行預制,運至現場后再行拼裝,這也是該工藝首次在跨江大橋中應用。不僅有效減少了現場支架現澆的工作量,大大縮短了施工作業時間,保障了工程質量,也降低對周邊水源保護地造成的影響。同時,大橋在引橋建設中,高達23.15米的雙根雙節立柱,創造了目前上海預制拼裝立柱的最高紀錄。

昆陽路越江大橋是一座能“走”的大橋,設計初期便考慮到人與非機動車通行過江需求,主橋的整體式箱型主梁采用了獨特的“錯層布置”設計,上層供機動車輛通行,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60千米/小時;下層供人非通行,行人和非機動車可通過兩岸16部垂直電梯到達主橋的下層橋面,從而實現過江。

因人非垂直升降電梯涉及多種電氣設備,基于以人為本、安全至上的原則,人非慢行交通越江系統在確保嚴格運行調試和充分運營保障的前提下,力爭于今年12月底對社會公眾開放。

在昆陽路越江大橋引橋、接線道路的瀝青鋪設過程中,首次采用了無人攤鋪機編隊,在攤鋪、溫度監測、初壓、復壓整個過程中,多臺機械設備依靠5G通訊技術、北斗定位導航系統以及大量傳感器不斷反饋和修正,沿著預先設定路徑分組進行多個工序的瀝青攤鋪施工,從而實現了無人駕駛攤鋪的應用場景拓展,也為滿足多樣化的城市建設需求打下堅實基礎。

大橋主線建成通車,將有效改善區域越江通道不足的現狀,為浦江兩岸的市民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同時也為完善上海市干線公路網布局,促進上海中南部區域的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 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