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約4.1萬至5.2萬年前的一段6毫米長細繩
發布日期: 2020-04-13 10:10:15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最新一期發表的一篇考古研究論文稱,考古學家在法國中南部阿爾代什河附近一處遺址中,發現約4.1萬至5.2萬年前的一段6毫米長細繩。這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關于纖維技術——使用天然纖維制紗的直接證據,也增進了人們對于舊石器時代中期(3萬至3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認知能力的理解。
該論文通訊作者為美國俄亥俄州凱尼恩學院布魯斯·哈迪(Bruce Hardy),他和同事在法國Abri du Maras遺址發現這段6毫米長的細繩——由三股纖維擰成,附在一個60毫米長的薄石器上。
這段繩子測年數據顯示距今約4.1萬至5.2萬年,考古研究者利用光譜和顯微技術,發現該繩子的組成纖維可能來自不開花的樹(如針葉樹)的內樹皮。
布魯斯·哈迪等推測,這段細繩可能是裹在石器上作為提手用,或者是裝石器的網或袋子的一部分。他們認為,要制作這種細繩,需要對所用的樹的生長和季節性有廣泛了解。另外,尼安德特人可能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數學概念,具備基本的計算能力,才能制造纖維束(即紗)、三股細繩和多股細繩組成的粗繩。
在此之前,人們發現的最古老的纖維片段來自以色列的Ohalo II遺址,距今約1.9萬年。最新考古發現4.1萬至5.2萬年前的細繩,既表明人類使用纖維技術的歷史更悠久,也顯示出尼安德特人的認知能力可能比之前預想的更接近現代人類。
關鍵詞: 考古
相關內容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
- 廣交會凸顯我國外貿韌性 a>
- 【天天新視野】花卉產業紅紅火火 a>
- “壯族三月三”成全民派對 零售餐飲銷售額2.3億元 a>
- 全球速遞!中經評論:現代農業要唱響“海洋牧歌” a>
- 天天播報:必易微(688045)4月24日主力資金凈賣出2237.75萬元 a>
- 中小銀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誰還在存款? a>
- 每日看點!雪佛蘭epicr是什么車_雪佛蘭epica a>
- 孤立無援怎么讀_孤立無援的意思 世界播資訊 a>
- 每日報道:電荷密度與什么有關_電荷密度 a>
- 全球新動態:科利莫爾:凱恩應避開巴黎,如果我是他會加盟曼聯 a>
- 環球關注:備考2024年MBA | 華東師大的MBA質量怎么樣,畢業之后好就業嗎? a>
- 最新快訊!中哈農業合作不斷走深走實(大使隨筆) a>
- 今日聚焦!探尋“地外生命”之謎(科技大觀) a>
- 習近平致電祝賀楚普就任孟加拉國總統 a>
- 青海推動基層社工中心建設_每日速訊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