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北京擬取消350米藥店間距限制
發布日期: 2021-06-18 11:33:56 來源: 北京晚報

繼上海之后,北京地區擬取消350米藥店間距限制。

6月1日,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草擬了《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藥品零售經營許可審批改革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锻ㄖ访鞔_,取消新辦藥品零售企業應與已有的藥品零售企業之間350米以上可行進距離限制要求。對此,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新政落地后,極有可能拉開北京藥品零售市場變革的序幕。

北京擬取消350米藥店間距限制

為進一步深化北京市藥品流通領域“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簡化審批手續、提高審批效能,《通知》明確,取消新辦藥品零售企業應與已有的藥品零售企業之間350米以上可行進距離限制要求,對新申請的藥品零售企業,或原藥品零售企業申請變更注冊地址的,與已有藥店的距離不再作為許可審查條件。同時,調整藥品零售企業營業場所面積,對于藥品零售企業經營面積給出原則建議。此外,《通知》還進一步簡化了審批手續,取消開辦藥品零售企業的籌建審批,將原來的“先籌建”“后驗收”的兩個審批流程合并為“新開辦”一個流程,對相應審批流程進行相應調整,精簡審批程序。

家住和平街十五區的李女士告訴北京晚報《健康周刊》,之前買藥只能去離家步行10分鐘路程的一家不太起眼的小藥店,藥店少又離得遠給小區居民們帶來了很多不便。“不知道藥店少是否與藥店間距限制有關,就盼望著家附近能多開幾家藥店。”

“350米的距離限制,是歷史遺留產物,這一政策壁壘對規范藥店開辦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造成了市場競爭的不夠充分,從業企業活力不夠,百姓購藥的便利性不足。如今順應著時代與行業的發展,許多省份都在逐步放開,會逐漸形成全國一盤棋的行業格局。”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執行秘書長、北京搜藥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亞洲對北京晚報《健康周刊》表示。

此外,他指出,《通知》中進一步簡化了審批手續,對藥品零售企業營業場所面積要求亦有所降低,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從業企業開店門檻,充分激發市場潛在活力。

在此之前,今年2月份上海市藥監局、市商務委就曾聯合發布通知,對上海市藥品經營許可審批事項進行改革,推出包括“取消新開辦藥店間距限制要求”“取消藥品經營企業籌建審批”“藥品經營企業許可實施全程網辦”等新舉措。更早些時候,江蘇、遼寧等省市也取消了開辦藥店設定的間距限制,支持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跨區域開設門店。

市場將展開充分競爭

一旦新政落地,將對北京當地藥店影響幾何?

北京德威治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志軍對北京晚報《健康周刊》表示,“該政策對于一些中小企業而言,或許并不覺得是件好事,之前有距離保護,大家過得相對‘舒適’,政策一旦落地,門對門開店的情況將增多,競爭便無法避免。不過對于整個北京藥品零售市場而言,能夠有效激發市場潛力,或促使一部分資本進入,驅使藥店提升核心競爭力。”

充分的市場競爭無法避免已成行業共識,在此背景下,是否可能會引發從業品牌之間的價格戰?

對此,北京嘉事堂連鎖藥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晨曦對北京晚報《健康周刊》表示:“競爭肯定會加劇,但并非是簡簡單單的價格戰形式,藥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屬性,價格之外,老百姓購藥的時候對于個性化的服務需求更高,包括藥店內執業藥師在聯合用藥及用藥安全方面的指導需求。因此對于藥店而言,更加考驗自身差異化經營的能力,比如嘉事堂在全北京全區域布局戰略下,會不斷增加社區慢病藥房、院邊藥房。”

郭亞洲亦表示,在北京這樣的超一線城市,消費者對于藥品價格上的敏感度不一定那么高,而對藥店的服務和專業性則更為關注。在原來的門店限距政策保護下,不少藥店在專業服務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一旦市場競爭加劇,勢必倒逼藥店在專注專業能力的提升上下功夫。

在隨機采訪中,不少消費者同樣對北京晚報《健康周刊》表示,一旦藥店增多,除了購藥更便利外,選擇也會更多,相比會更加認可大品牌連鎖藥店,此外,在一些家庭常備藥的選購上肯定會進行價格比較,不過很多時候也會更加看重藥店在用藥推薦方面的專業性。

“門對門”開店不會很快到來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對于大型連鎖藥店的擴張熱情可謂是極大的鼓舞。

趙晨曦透露,目前嘉事堂已有門店擴張的計劃,在布局上會著眼于包括未來的商業核心區、城市副中心,以及人流量較大的地區。

“政策一旦落地,北京商業聚集區的機會還有很多,就要看誰動手快、誰更有實力,資本也會對該市場產生興趣。此外,老百姓、海王星辰等大型連鎖藥店動作可能會比北京本土品牌動作更快,他們本身可復制能力更強,有資金的支持也會帶動并購的可能。”北京德威治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志軍表示,目前德威治有加速開店的計劃,已經做了一些預案,等該政策真正出臺后,也會按照新政策做出新的調整。

連鎖藥店公司加速規模擴張下,“門對門”“門挨門”的開店現象會很快到來嗎?

對此,郭亞洲認為,“門對門”開店現象的出現,一方面主要取決于資本是否會借政策東風大肆進入,另一方面老百姓、一心堂、益豐、大參林、健之佳等上市連鎖藥店的布局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北京藥店零售市場的競爭格局。“北京市場藥店限距一旦放開,肯定會成為各家必爭之地,大家都虎視眈眈,但北京地區商業成本較大,各品牌在戰略布局方面會更謹慎,因此并不會很快就產生‘門對門’開店的競爭狀態,但從長遠來看,這種競爭格局肯定會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