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河南新目標:建設全國重要的汽車研發、生產基地
發布日期: 2022-04-07 09:23:18 來源: 河南商報

4月6日,隨著上汽集團鄭州發動機分公司一期項目投產,鄭州將成為上汽集團全國最大的發動機制造基地。

作為汽車產業“中等生”,河南要發力了!

重點引進特斯拉汽車公司、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等,被列入“十四五”目標。建設全國重要的汽車研發、生產基地也寫進2022年計劃……

新目標:建設全國重要的汽車研發、生產基地

河南造車步伐正在加快。

4月6日上午,上汽集團鄭州發動機分公司一期項目在鄭州投產。項目全部建成后,發動機年產能60萬臺、年產值超過50億元,屆時鄭州將成為上汽集團全國最大的發動機制造基地。

不久前,《河南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也提到,加快建設鄭開全國重要的汽車研發、生產基地。

鄭開汽車產業,以鄭州、開封之間已有的汽車產業帶為核心,在全省汽車產量中占比九成。

在河南省汽車行業商會常務副秘書長朱志芳看來,河南提出上述目標,是希望在全國汽車工業競爭中提升影響力,最終發展成全國一流的汽車基地。

那么,鄭開乃至河南汽車產業目前量級如何?

具體到產量,綜合統計部門數據,2021年河南汽車產量52.79萬輛,在全國排第17位。

中部六省中,湖北省2021年汽車產量209.9萬輛,安徽150.28萬輛,河南的差距還很明顯。

河南省汽車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金保分析,單就產量看,河南還不是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整體水能排全國12名左右。

為實現“建設全國重要的汽車研發、生產基地”這一目標,河南汽車產業已經積累了足夠的潛力,有能力再上個臺階。

汽車銷量居全國前列,更有“超級工廠”加持

河南的造車“野心”有支撐。

論品牌,上汽集團在鄭州建設年產60萬臺的生產基地,鄭州已成為上汽乘用車全國最大生產基地;

商用客車領域,河南有頂尖“王牌”宇通客車,全國市場占有率30%左右,后者也是全球最大的商用客車生產基地。

鄭州日產的主銷車型皮卡,多年來穩居國內皮卡市場前三位;

比亞迪去年落戶鄭州,主要生產新能源整車和零部件,參照比亞迪合肥基地(年產能40萬輛),比亞迪鄭州基地也被廣泛看好。

論產能,目前河南有整車生產企業17家,產能145萬輛左右。如果“開足馬力”,汽車產量在全國的位次能再次提升。

銷量優勢更明顯。來自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合會的數據,2021年,河南省汽車銷量136.3萬輛,在全國排第五。全國主要城市中,2021年鄭州的汽車銷量也排到第五。

另外,河南的汽車保有量在全國也排到第三位,2019年底就超過了2300萬輛。

朱志芳認為,汽車銷量和保有量等數據,直接體現汽車消費水和消費前景,是汽車產業發展,包括整車產銷、零部件生產和汽車后市場發展的優勢條件,這方面河南基礎很好。

在新能源汽車賽道,河南“完美逆襲”

不可否認,傳統燃油車時代,河南汽車產業在全國的“存在感”并不太強。

究其原因,河南本土汽車品牌崛起較晚。而在新能源汽車新賽道上,河南實現了逆襲。

省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袁博介紹,2021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352萬輛,增速160%,雖然總量尚不能與傳統燃油車抗衡,但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燃油車保有量正不斷下降,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迭代正在加速。

河南一直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生產和推廣地。2020年河南省新能源汽車生產量為5萬余輛,在全國占比約4%,比汽車產業整體占比(1.99%)高出一倍多。

幾年,河南新能源汽車銷量,在全國一直穩居第五名左右。

袁博認為,河南新能源汽車產業還有個非常顯著的優勢,從原材料—核心零部件—整車—配套設備,產業鏈十分完備,這在全國不多見。

除了以宇通客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整車生產企業外,以多氟多為代表的電池原材料生產企業,以中創新航為代表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以許繼電氣為代表的配套設備制造商,在全國都排前列。

關鍵零部件技術的領先,得益于研發實力很過關。截至2021年7月,新能源汽車專利數量前十名省份中,河南排第8位,高于汽車工業實力更靠前的吉林、重慶等地。在中部省份中,也超過“汽車重鎮”湖北。

另外,鄭州城市群成為繼北上廣后,第二批入圍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城市群,比湖北、安徽等省份更早地拿到“入場券”,河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得到了國家認可。

袁博認為,“在新能源汽車賽道,河南可以說已經躋身全國第一陣營了,將帶動河南汽車產業整體躍升。”

河南提出引進特斯拉、蔚來汽車,讓人期待

對于汽車產業前景,河南“躊躇滿志”。

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到“十四五”末,河南乘用車產量達到30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30%以上,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

為此河南提出一系列措施。

比如,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為方向,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建成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二期項目,加快建設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和配套項目,開工建設宇通新能源商用車項目,推動與一汽、東風集團產業合作,提高產業配套及后市場服務能力。

(上汽集團鄭州發動機分公司車間 圖源:河南日報)

《河南省“十四五”深化區域合作融入對接國家重大戰略規劃》還提到,將重點引進特斯拉汽車公司、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等。

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年產量50萬輛左右,牢牢占據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地位。

同樣,安徽省引進蔚來汽車后,對本土汽車產業發展助力明顯。

上述兩家車企能否“花落”河南,引人期待。

為支持河南汽車產業往全國一流邁進,朱志芳建議,除加快整車企業發展外,還需要龍頭核心部件企業做得更大更強。

以動力電池領域的全國冠軍福建寧德時代為例,2020年營收超過500億元,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達到50%,河南的中創新航雖然在行業內排第三名,但相比前者還有不小的差距,對產業的帶動作用也需要進一步釋放。

當下,汽車產業的“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是行業趨勢,其中都離不開與電子信息產業的融合最為緊密。

袁博提到,鄭州將電子信息產業列為1號產業,希望引入國內外先進的大數據企業,加強與汽車產業在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合作,進一步協同發展,提升鄭州乃至河南汽車產業科技實力,為打造一流汽車基地提供科技支撐。

關鍵詞: 汽車生產基地 全國重要的 河南造車步伐 汽車生產研發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