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合肥:“智”造美好讓科技實現“貼身”
發布日期: 2022-03-21 15:58:28 來源: 合肥報業全媒體

◤從代碼到系統、從芯片到整機,一個智能終端設備涉及芯片、操作系統、重要元器件、整機設計與制造等各個領域,哪怕只有巴掌大小,都凝聚著智慧結晶。

作為“芯屏汽合 急終生智”產業地標的關鍵環節,年來,合肥市不斷突破源頭核心技術,布局智能終端零部件、整機產品、信息服務和產業服務等全產業鏈生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PC生產制造和研發基地,智能終端產業勇立潮頭,形成領跑實力。◢

“智”造美好讓科技實現“貼身”賦能

小巧面板就能輕松調控全屋;腕間手表能讓健康數據開口“說話”;酷似手機的雙屏翻譯機堪比83種語言切換無壓力的“翻譯官”;智醫助理機器人不僅能夠“自學成才”化身全科醫生,還能幫助醫生輔診查誤;轎車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變成了出行中的智慧伙伴……智能終端讓智慧生活觸手可及。

走進客來福智能家居產業園,充分感受到智慧生活的便利。

在客廳,墻上巴掌大小的中控面板可以調節全屋場景、燈光、窗簾、音樂、空調、地暖和新風,一鍵即可輕松定制舒適氛圍。在廚房,只有一張餐桌孤零零地擺放其中,這要如何做飯?只見講解員輕觸餐桌側面按鈕,長方形的餐桌一分為二,化身“變形金剛”,露出藏在桌肚里的灶臺、水池和櫥柜。在臥室,照明鏡成“魔鏡”,除了能告知天氣和溫度,還能給予穿搭建議。

客來福家居人力資源部總監梅潔告訴記者,在合肥成長17年,依托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科技資源,客來福也從傳統家居企業漸漸轉型為智能家居企業。“自2011年起,我們就開始探索工業化、信息化道路,錨準智能終端市場,將家居和智能化相結合。”梅潔介紹,為生產出智能家居,公司已投入上億元自主研發工業智能智造生產線,每年在智能家居上的研發費用占公司整體研發費用的50%左右。她認為,合肥智能終端產業鏈愈發完善,希望能夠引進更多優秀智能家居企業,發揮出更大的產業集聚效應。

不僅家居,如今,智能化終端已滲透進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當下的汽車,已成人們移動出行的智慧伙伴。

在長安汽車合肥研究院里,記者體驗了一把智能網聯汽車“黑科技”。智能網聯汽車中的智能交互系統,可以通過識別人臉、手勢實現不同指令。如通過汽車的車主人臉識別后,只需輕踩剎車即可啟動汽車,同時空調、多媒體會自動調節到駕駛員常用狀態;做出比心手勢,導航會自動開啟提前設定的回家路線;當記者在副駕駛座接聽電話時,系統會自動降低多媒體音量,掛掉電話后便自動恢復……在駕駛過程中,還有疲勞監測預警、智能兒童呵護、不規范行為提示、全速段智能巡航、智能減速過彎、智能遠光燈等功能,幫助駕駛員安全、舒適駕駛。

合肥長安汽車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高級經理席慶芝介紹,長安汽車一直以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交互三大領域技術為支撐,分階段打造智能汽車臺。當前,長安汽車已實現智能語音、飛屏互動等70余項智能化功能在量產車型上的搭載。2021年,合肥長安累計生產整車23.96萬輛,實現產值208.06億元;2022產量預計達到28萬輛,產值達到240億元。今年2月,長安汽車新款智能網聯汽車正式上市,為智能終端市場再添馬力。

在智能可穿戴等消費電子設備上,合肥的智能終端產品實力也絕對不容小覷。

華米科技研發的智能手表能夠實時查看天氣、心率、血壓、運動強度、睡眠情況等數據,還能夠代替乘車卡和手機實現支付功能。科大訊飛研發的智能電子血壓計,能夠聯合慢病管理系統,實時監測佩戴者血壓值,形成階段的血壓曲線圖,一旦監測到異常還會聯動后臺致電居民,同時通知簽約醫生及時治療。訊飛的智醫助理機器人不僅通過了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還能為基層醫生提供輔助問診、輔助診療、用藥建議、智能隨訪、慢病管理、疫情防控、規范病歷等服務,現已應用于全國百個區縣的14000余家基層醫療機構。

多點發力合肥成全球最大PC生產制造和研發基地

始于制造,“終”于“智”造。

多年來,合肥積極培育壯大戰略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以新型顯示、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已成為全市首位、支柱產業,為智能終端產業夯實基礎。智能電腦、智能家居家電、智能穿戴設備、智能網聯汽車……合肥多點發力,智能終端產業遍地開花,已成為全球最大的PC生產制造和研發基地。

合肥市經信局電子信息處四級主任科員徐棟梁介紹,合肥傳統家電產業發展現已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本土的智能互聯家電產品和超高清大屏電視產量在全國領先。目前,合肥家電產業已建成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27家,占全市工業1/5;市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68家,惠而浦、TCL、美的等26戶企業推出智能家電產品或智能家居系統。截至2021年,全市累計228款產品、系統通過智能家電(居)國家標準認證,總數居全國城市第一。

隨著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為智能終端產業提供優質“養料”,合肥的筆記本電腦、智能手表等產品在消費市場的表現也更加亮眼。

“合肥現已擁有聯寶電子、科大訊飛和華米科技等龍頭企業,2021年,規模突破1300億元。”徐棟梁表示,去年合肥市筆記本電腦出貨量4200余萬臺,銷往126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每售出7臺筆記本電腦,就有1臺來自合肥的聯寶電子。智能手表、手環出貨量3500余萬臺,合肥華米自主品牌智能手表躍居全球品牌前三。

在智能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方面,合肥智能終端也頻頻發力。合肥市經信局裝備工業處副處長潘澄海告訴記者,2021年是合肥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年,新能源汽車生產14.5萬輛,同比增長148%,產值增長了45.4%。2020年9月,安徽首條自動駕駛5G示范線在包河區塘西河公園內正式開通,4.4公里的示范線上集聚了5G網絡、道路感知設備、云臺控制中心等高科技運用。

2022年3月17日,合肥市經信局印發《合肥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未來,合肥市將開放不少于100方公里自動駕駛測試片區、不低于400公里自動駕駛測試開放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合肥市入選國家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名單,是全國唯一獲得雙試點的城市。

搶抓5G商用機遇打造全國有影響的智能終端特色產業基地

科技創新,情有獨“終”。加碼智能終端產業賽道、搶占智能終端發展制高點是合肥未來五年的謀勢。

記者從《合肥市“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規劃》中看到,個人電腦和服務器、智能可穿戴等消費電子設備將成為合肥智能終端產業未來五年的兩大重點發展方向。

在個人電腦及服務器產品上,合肥將提升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板電腦等整機制造規模,重點推進高能計算機、高端服務器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構建高效供應鏈體系,完善本地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在智能可穿戴等消費電子設備中,合肥將加快核心技術引進,鼓勵智能可穿戴技術在大健康領域創新發展,鼓勵柔材料等前沿領域融合創新,加快AR/VR等智能穿戴類產品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進程,不斷提高“合肥造”智能創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

科里科氣的合肥正以“把合肥打造成為全國有影響的智能終端特色產業基地”作為前行目標。下一步,合肥市將以智能終端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搶抓5G商用機遇,瞄準“整機+配套+核心部件”定位,圍繞“加強優勢產業、培育關鍵產業、做大整機產業”體系,對接全球智能終端產業優勢品類資源,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項目支撐,精準招商引資,完善產業鏈條,構建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高效體系。

科創名城,“終”流砥柱。

面向未來,合肥蓄勢待發,行穩“智”遠。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小容/文卓旻/攝

關鍵詞: 合肥智造美好 讓科技實現 凝聚著智慧結晶 智能終端設備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