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不同的捐衣箱?它們都有哪些不同的作用?
發布日期: 2022-05-23 17:15:26 來源: 今晚報

4月27日,本版刊發《捐衣箱亂象別讓愛心變寒心》一文,受到讀者關注。很多市民通過熱線向本報反映,小區內設立的捐衣箱五花八門,捐衣箱上面的標識各式各樣,甚至一個小區內有好幾種不同的捐衣箱,令人迷惑不解。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不同的捐衣箱?它們都有哪些不同的作用?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查采訪。

捐衣箱五花八門

日,記者在河西區文玥里小區采訪時看到,每隔幾十米就擺放著一個捐衣箱,雖然這些箱子箱體都是綠色的,但箱子上的標識卻不盡相同。記者仔細觀察發現,該小區共有三種不同的捐衣箱。一種標有“環保公益”“人人衣善”字樣;一種標有“綠回收”“舊衣再利用”字樣。這兩種捐衣箱均張貼著舊衣可循回收民政部備案號,還有環保科技企業的名字。還有一種箱體上僅標有“環保衣服回收箱”“支持垃圾分類”字樣,但沒有民政部備案號,下面僅留了一個電話號碼。

5月10日,記者來到河北區日盈里小區,在小區西門旁看到一紅一藍兩個捐衣箱。紅色捐衣箱上除了印有宣傳標語,還印有“中國生物多樣保護綠色發展基金會”字樣和舊衣可循環回收民政部備案號。藍色捐衣箱上印有支付寶二維碼,并標明“參與回收得獎勵”。小區居民告訴記者,該小區有好幾種捐衣箱,像這種藍色的舊衣回收箱,捐衣物可以獲得幾元錢獎勵。但是像這種紅色回收箱,既沒寫公益慈善,又不是有償回收,居民們也不清楚自己的衣物是捐給哪個機構,又會被如何處理,是不是真正送到了有需要的人手中。

衣物去向不透明

那么,居民們放進捐衣箱的衣物到底去了哪里呢?

在靜海區富力新城小區記者看到,一個綠色捐衣箱上面沒有公益字樣。記者撥打了箱體上標注的服務熱線,對方表示市民捐贈的衣物會運送到位于北京的環保公司進行分揀,符合捐贈條件的會走捐贈、慈善渠道。不符合捐贈條件的會進行再處理。其中,白色棉織物進行纖維化處理制成棉紗,有機織物經過纖維化處理制成無紡布,滌綸織物經過化學處理分解成滌綸原料。

記者又分別撥打了其他一些捐衣箱上的服務電話,表示想跟隨服務單位一起進行一次衣物回收,并了解一下衣物分揀處理流程,但均被對方婉言拒絕。隨后,記者撥打了南開區頌禹里小區一個捐衣箱上的聯系電話,稱想購買捐衣箱里的舊衣服,對方表示需要跟領導請示,但又熱情地表示,“你們確實需要的話,從里面抻幾件沒問題”。

期待明確界限公開流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本市各小區設置的捐衣箱大致分為公益慈善、環保、可回收等幾大類,其中有民政、婦聯等政府部門負責的,也有慈善機構、綠色環保公司負責的,還有一些是“三無”捐衣箱,沒有標明管理單位。

慈善法規定,只有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經向民政部門依法備案后,才能開展公開募捐活動,并且需要向社會披露募捐單位的信息、募捐的數量、用途等相關信息。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開展公開募捐活動。

對此,市社科院研究員張寶義認為,舊衣物捐贈和垃圾分類回收不應混為一談,應該清晰地分為公益和盈利兩個不同模式。兩者界線清晰,才能保護居民的捐贈熱情,把好事辦好,并促進垃圾分類、資源再利用的合法推進。

張寶義建議,應由管理單位對全市的捐衣箱進行一次總體清點和治理,對于長久不啟用的、損壞的,可以取消或進行維修。捐衣箱上的標識要公開透明,多久進行一次衣物回收、衣物流向哪里、由誰負責管理,都要在箱體上明確標注。此外,要暢通公眾舉報通道,開放權威查詢臺,讓公眾可以輕松查詢公益組織的資質,對違規行為進行投訴舉報,將公益捐贈的全流程都曬在“陽光”下。

關鍵詞: 不同的捐衣箱 捐衣箱亂象 捐衣箱五花八門 放進捐衣箱的衣物到底去了哪里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