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湖北七個重點野生動物物種種群大幅增長
發布日期: 2022-01-13 13:23:49 來源: 湖北日報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長江流域生態安全,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千年大計。

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實施,我省將長江生物多樣性調查列入2021年重點工作。

陸生野生動植物是生物多樣性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省林業局專門部署,扎實推進全省長江干流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為省委、省政府制定長江大保護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五十個調查對象如何確定

長江干流湖北段西起巴東縣鳊魚溪,東至黃梅縣小池口,從西至東依次流經恩施州、宜昌市、荊州市、咸寧市、武漢市、鄂州市、黃石市和黃岡市8個市州,全長1061公里。

“我省長江干流沿線涉及巴東縣、秭歸縣、夷陵區、荊州區、洪湖市、嘉魚縣、漢南區、華容區、黃州區、黃梅縣、陽新縣等39個縣市區。”省林業局副局長黃德華說,長江干流湖北段多級階梯性地形地貌和溫暖濕潤的氣候特征,形成豐富的植被和濕地類型,孕育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比如水杉、珙桐、川金絲猴、江豚、青頭潛鴨、白鶴和中國小鯢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

長江干流陸生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本次調查的對象如何選擇?黃德華介紹,主要依據3個條件確定: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的物種;敏感物種、生態指示物種和社會關注度高的陸生野生動植物;其他需要調查的重要陸生野生動植物,比如調查中新發現未記錄過或多年未曾記錄。

通過選擇,專家指導組確定50個物種列入調查對象,其中植物23種、動物27種。“調查對象涵蓋了群眾關心的主要野生動植物。”專家指導組組長石道良說,紅豆杉、珙桐、鵝掌楸、黃梅秤錘樹、大果青扦、川金絲猴、林麝、白冠長尾雉、東方白鸛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都列入調查對象。

二十三種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良好

參照2021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本次調查的23種植物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4種,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19種。

“在23個重點調查植物物種中,自然分布在10個縣市區以上只有銀杏1個物種;分布在5-10個縣市區的有2個:香果樹、鵝掌楸;分布在2-5個縣市區的有12個物種;只有一個分布點的有8個物種。”專家指導組副組長、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員江明喜說,“總的來看,絕大部分物種都在各級保護區得到很好的保護。而在本次調查中,新發現浠水縣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秤錘樹的自然分布。”

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多年來,由于珙桐果實不正常的收集,導致目前珙桐種群更新不良;基層群眾不認識重點保護植物,所以無意識的一些干擾仍存在;對重點野生植物資源健康狀況與動態趨勢缺少監測。

七個重點野生動物物種種群大幅增長

在這次調查中,27個重點野生動物物種均發現了實體。種群數量在100只以下的物種只有東方白鸛1個種;種群數量在100-1000只的物種有川金絲猴、林麝、毛冠鹿、中華斑羚、中華鬣羚等17個種;種群數量在1000-10000只的物種有獼猴、麋鹿、白鷴、紅腹錦雞等8個種;種群數量在10000只以上的只有小天鵝1個種。

相較于歷史數據,本次調查發現川金絲猴、林麝、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等10個物種的種群數量基本保持穩定,毛冠鹿、麋鹿、中華秋沙鴨、鴛鴦等10個物種的種群數量穩步增長,獼猴、青頭潛鴨、鴻雁、白額雁、小天鵝、水雉等7個物種的種群數量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石道良介紹,采用紅外相機調查法,在武漢蔡甸區、鄂州梁子湖區拍攝到了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獐在森林、灌草叢、湖岸濕地等不同地方的清晰照片,表明獐的種群在我省實現恢復性增長;在赤壁市官塘驛鎮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的照片和視頻,為湖北省首次野外拍攝到活體,表明白頸長尾雉在我省的分布范圍由通山、通城、崇陽等縣市向北擴展到赤壁市。

調查發現,部分野生動物發現位點位于自然保護區外,存在保護空缺。專家建議,加強監測強度,對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空缺棲息地進行管理。

關鍵詞: 種群 大幅 增長 湖北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