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商網
消費者越來越“懶” 外賣花樣越來越多
發布日期: 2021-09-08 16:17:43 來源: 廣西新聞網

“今天中午吃什么?”“不知道,隨便吧。”“那一起叫外賣嗎?”……這似乎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能經常聽到的一段對話。外賣,已逐步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一日三餐到蔬菜生鮮,從日用百貨到藥品雜物,如今外賣服務覆蓋了人們生活的多個角落。

8月26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4.69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976萬,在各類調查應用中增速最為明顯。那么,人們為什么越來越愛點外賣?經常吃外賣會對身體產生什么危害?又該如何健康地點外賣……日,記者就相關問題咨詢了從事臨床營養工作33年的廣西江濱醫院(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資深營養師、中國及廣西營養學會會員、國家注冊營養師曹大偉,并采訪了部分外賣商家和市民,一起來探尋“外賣經濟”為何會如此火爆。

消費者越來越“懶” 外賣花樣越來越多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多位市民都喜歡點外賣,一周少則2—3次,多則一日三餐都依靠外賣解決。市民龐女士告訴記者,因為時工作忙,加上又是在外租房住等等原因,自己的一日三餐都是直接點外賣解決,“白天在公司上班只能通過外賣解決伙食,而晚上下班回到家一般很晚了,工作了一天本就讓人身心俱疲,如果這時候還要自己買菜做飯,想想就覺得更累,所以我都是直接點外賣吃,方便又省事。”

而市民李女士,不光經常通過外賣來解決餐食,連日用品、藥品、各類雜物等只要能通過外賣買到的,就不會再考慮用其他方式來解決。“外賣對我來說真的太方便了,外賣臺上能買到的東西真的非常多,而且有時候折扣力度還很大。只需要你動動手指,就能足不出戶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多便捷啊!”李女士說,讓她印象最深刻的點外賣經歷有兩次,一次是她某一天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出差,手機用到快沒電了,忘記帶充電設備,附也沒有共享充電寶,之后通過外賣臺買到了充電器而解決了她的擔憂;還有一次是半夜時她突然發現自己發燒了,一個人昏沉沉的狀態下沒辦法前往醫院就診,當時她也是通過外賣臺及時買到了退燒藥。

記者在多個外賣App上發現,這些臺上的外賣不僅種類繁多、五花八門,能多方位地滿足不同人的需求和喜好,而且在外賣價格、服務、優惠活動等多個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例如,記者在某外賣臺上看到,該臺設置了外賣時間“準時寶”,即在下單外賣時同時購買“準時寶”,如外賣騎手配送超時,則超時10分鐘、15分鐘、30分鐘分別能獲得的賠償金呈遞增狀態;又例如在另一外賣臺上,記者看到該臺設置了“會員模式”,只要開通會員,即可獲得一定數量的“無門檻紅包”,該紅包可在日后用于此臺上的任何外賣下單,且與滿減、折扣同享。

由此可見,目前我國各大外賣臺競爭激烈、花樣百出,但與此同時也越來越得到了外賣用戶們的青睞。市民覃女士說:“我每次點外賣前都會選擇先去領券,也會仔細看優惠券的種類和使用的方式,外賣臺上的優惠券有時候每天都會不一樣,包括開通外賣會員的價格也是,我一般都等到最便宜的價格放出時購買。”

關鍵詞: 外賣 花樣 越來越多 消費

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