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師”系列采訪)重器匠人單增海:為民族“起重” 為大國“舉力”
中新網南京12月23日電 題:重器匠人單增海:為民族“起重”為大國“舉力”
中新網記者 朱曉穎 朱志庚
“70后”的他研究起重機27年,其主導研發的系列起重機,多次摘獲起重機界的“中國第一”、打破世界紀錄。他是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重型”)副總經理單增海。
日前,中新網記者探訪了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智能車間。偌大機器旁,單增海正在和一線工人探討起重機參數匹配測試。“每件重器背后的小細節都含糊不得。”他叮囑道。
今年49歲的單增海1994年進入徐工,一干就是27年,經歷了中國工程起重機械產業發展的起起落落。
他清晰記得,1994年到1999年,受宏觀政策影響,中國起重機市場整體低迷。從2000年起,中國工程起重機械發展迎來了十年黃金期。借此之勢,徐工決心要做兼具汽車起重機、越野起重機優點的全地面起重機。
“QAY25全地面起重機,是我到徐工后,主導研發的首個起重機產品。它在2002年面世,成了中國第一款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地面起重機。”單增海回憶。
回過頭看,當時研發這樣的前沿產品,在國內、國外都飽受爭議與壓力。
一方面,國內業界認為,全地面起重機太高端小眾,無法被市場消納。另一方面,全地面起重機技術被德國、美國攥在手里,國內基礎配套不完善,直至2002年,中國起重機市場還是以中小噸位為主,購機價格、工程施工進度都要看別人臉色,中國重大工程建設進程受到嚴重制約。
為打通這條“斷頭路”,當年剛滿30歲的單增海和團隊一起,在切割、折彎、拼點、焊接、機械加工等設備旁開辟了技術攻關“戰場”,夜以繼日地琢磨,過程一波三折。
單增海回憶,最關鍵的技術難題——油氣懸掛裝置(用以減少車體振動)成形后,大家欣喜異常,卻在試車時弄了個“大紅臉”:工程師們在開動的起重機座位上顛簸不止,而實操中的減震效果是極為關鍵的。
又是耗時一年多的理論、試驗、運用研究,經過三輪改進測試,QAY25問世,拉開了中國全地面起重機自主研發的序幕。
市場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黃金期過后,在2012年至2016年的5年間,中國工程機械市場遇冷,行業競爭加劇,開工率嚴重不足。
面對挑戰,徐工開啟了“全球趕超計劃”,推進中國起重機裝備內涵式發展、“走出去”的戰略布局。
單增海記得,2013年,他們提出了做原創技術、構建產品技術平臺的思路。通過研究起重機關鍵技術與零部件,他們在2016年向全球發布了G一代起重機。
“這一代產品在智能、節能、輕量、人性化等技術方向上,站在了全球行業前端,形成了全球首創的產品技術平臺,研發出了引領中國起重機行業的8噸至1200噸系列產品。”單增海表示,“智能作業、獨立懸架、重載轉場等技術難題,我們一個個攻克,做到了世界領先。”
徐工G一代起重機一經上市,就實現了銷售井噴:以移動式起重機為代表的產品市占率穩居世界第一,并打入了歐美高端市場。
到了2016年下半年,中國風電大規模開建,工程機械市場復蘇,海外市場需求增勢明顯。國內外市場的雙向利好,讓工程機械業再次迎來高光時刻。
單增海所率領的研發團隊乘勢而上,圍繞智能化、新能源等技術,推出1600噸等超大噸位起重機產品,不斷打破全球紀錄。
例如,他們研發的全球最大噸位XCA1600全地面起重機,完成了全球最高140米陸上風電安裝,其吊重能力是國際產品的近1.6倍,創造了全球輪式起重機風電吊裝的新紀錄。
“研發XCA1600全地面起重機,是在2013年末、2014年初。”單增海告訴記者,當時國外的利勃海爾1200噸起重機在全世界賣得非常火,中國企業難望其項背。”
想拿下風電市場這塊“蛋糕”,就必須攻克轉場機動能力的難點:起重機在臂架轉動范圍內,既要極限舉高,又要極限舉重,還要爬坡過坎。
“為此,我們開發了新的臂架技術,研發歷時5年,在底層技術突破上下了很多功夫,投入巨大,光做臂架破壞性試驗就花了9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單增海說,“如今我們推出的技術更成熟、更適應中國市場的1800噸全地面起重機、2000噸伸縮臂履帶起重機,正在各地風電場上作業。”
憑借多年來的技術突破,徐工這家具有78年歷史的老牌制造企業業績長青:連續32年長坐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把交椅”,2018年以來連續四年營收額超千億元,躋身全球起重機板塊第一名。
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卡脖子”技術的突破和積累,以徐工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已具備在歐美長期壟斷的國際標準領域“亮劍”的實力。
單增海告訴記者,他作為項目負責人發起了國際標準《起重機安全使用第2部分:流動式起重機》制定。該標準是中國主導制定的首個流動式起重機領域產品技術類國際標準,打破了歐美在安全類流動式起重機標準的長期壟斷,增強了中國起重機行業在國際標準領域的話語權。
盡管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但徐工起重機的出口銷量再創歷史新高。今年前7個月,徐工輪式起重機出口額同比增長45.5%,在歐美澳高端市場出口額同比增長152%,出口占有率位居行業中資品牌出口首位。
“在起重機領域,國外老牌工業國家、國際巨頭有著先發優勢。我們奮起直追近20年,才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現在的局部領跑。”單增海坦言,“我們的產品在性能、質量、人性化、智能化上都不差了,但產業鏈還沒有別人成熟。”
在他看來,節能、智能技術方興未艾,抓住了這輪機遇,就抓住了產業發展命脈。新的起點上,中國起重機企業需為民族“起重”,為大國“舉力”,搶占發展制高點、奪取技術話語權,贏得更大發展空間。(完)
相關內容
- 當日拘留15人,達成執行和解400余萬元 天門法院“谷雨掃賴”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導演多納斯馬爾克大師班發表演講:“中國是世界電影的未來”-世界時訊 a>
- 環球看熱訊:16位航天員簽名墻亮相中國科技館 a>
- 中關村論壇將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專場論壇 a>
- 老將"秀操作",最新調倉曝光! A股下一站主線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業持倉仍處低位,持續推薦光模塊及ICT設備、液冷 a>
- 國盛證券:伴隨國央企“修煉內功”的扎實推進,長期估值修復潛力仍大 動態 a>
- 美國迪士尼公司開始新一輪裁員計劃 a>
- 東吳證券:MLCC供給端出清,行業處于周期反轉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億美元,登頂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報披露收官;油價或調整;多國公布一季度GDP 熱聞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嘗的6種小吃,本地人也愛吃,好吃不挨坑 a>
- 環球通訊!春風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氣攻入內蒙古帶來大風雨雪天氣 a>
- 亞洲第一家嘉悅里!無論是風格還是軟硬件都十分出彩-焦點資訊 a>
- 春游臨江之精品旅游線路推介五:鴨江生態之旅(下游) a>
- 視訊!十重大禮重磅推出!2023湖南車展“看車有禮 購車有獎” a>
- 2023上海車展:出乎意料的錯峰亮相 靜評日產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訊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傳統文化“牽手”課后服務 a>
- “課外書”有講究:義務教育階段如何“讀好書”?|天天報道 a>
- 環球簡訊:防災減災須臾不可松懈 a>